突厥大營裡能看到這一點並且分析給李思摩聽的只有一個人那就魯至。
魯至被薛延陀俘虜之後,一直被關在羊圈裡渾身上下弄的又髒又臭,在亂軍中跟著薛延陀人逃跑時被唐軍俘虜了關在薛延陀俘虜營裡。
後來他又秘密聯絡上了李思摩,把李思摩和突厥部的情況仔細分析給李思摩聽。
只是李思摩對於李承乾已經有了心理陰影,再也不願意去觸碰李承乾,只想遠遠的躲開大唐,躲開李承乾。
魯至見此,知道從李思摩這裡不會得到支援,就又回到薛延陀俘虜營裡。
“太子殿下現在就要把夷男等人殺了”蘇定方臉色凝重地看著李承乾道。
攻破突厥已經有半個月了,薛延陀俘虜凍餓而死的也已經有三分之一了,所以李承乾把眾人召來準備把以真珠可汗為首的薛延陀的貴族都誅殺掉。
只是李承乾把自己的想法一說出來,大帳裡眾人都被李承乾的大膽給驚到了。
不說大唐之前從來沒有把活捉的他族首領直接殺死的先例,就是要殺夷男也必須有李世民的旨意才能殺。
李承乾可以把一般薛延陀兵將都給殺了,但是可汗和一干貴族必須交由李世民處理。
李承乾將眾人的表情收入眼底,神色淡然地道:“李思摩你們也看到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留著以後也是禍患,不如儘早殺了。”
大帳的裡氣氛有些壓抑,眾人知道李承乾做事一向強勢,此時跟他們說就是通知他們,這事已經是板上定釘的了。
許敬宗看看李承乾又看看眾人暗歎一口氣,起身向李承乾深施一禮道:“太子殿下已經下定決心臣不本不該再諫,只是那夷男乃是受我大唐冊封的薛延陀可汗位同親王,太子殿下要殺他也要奏請陛下降旨才能動手,否陛下怪罪……”
李承乾聞頓時沉下臉來,打斷他道:“將在外君命有所有受,此時大雪封山訊息難通,先殺了他們再說吧。”
大帳裡眾將一想也是十分為難,他們協助太子攻破薛延陀汗帳,生擒薛延可汗已經是大功。可是若是沒有李世民的旨意就把夷男給殺了等於是越權,而且是皇帝對外部酋長的生殺予奪的大權,李世民的反應可想而知。
李承乾是皇太子沒事,可是他們呢
想到這,蘇定方也只得起身深施一禮,苦口婆心地道:“太子殿下天縱英姿,小試牛刀就能攻滅薛延陀,臣等能在太子殿下駕前效命實在是三生有幸。
薛延陀可汗既已成擒就該押回長安問罪,明其罪行詔告天下,以顯我大唐天威。”
李承乾明白蘇定方說的是對的,明正典刑嘛,在各國使節面前痛陳夷男的罪行,然後再殺了他自然收效更好。
可是,中國曆代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抓住敵國首酋是不殺的,為了要顯示自己寬大為懷還要給他封個官把他好好地養起來。
當然事後再害死的也有,像李後主李煜降宋後初時沒有被殺,在大宋政局穩定後才被毒死。
不過也有壽終正寢的如蜀後主劉禪降魏後就做了安樂公,陳後主陳叔寶降隋後做長城縣公,都是享受榮華富貴壽終正寢。
這些人都是對漢文化內部的,把這些人留著確實有利於國家的團結。
但是唐朝則把這一套用到了突厥的吉利可汗以及一大批突厥貴族身上,這就造成後來突厥貴族逃出長安城建立後突厥。
李承乾明知道以李世民的脾氣,抓了夷男必然要在各國使者面前顯擺,然後把夷男和一幫薛延貴族好吃好喝地養在長安城。
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十分仁義,漠北諸部也必然因此傾心臣伏,其實卻是讓他們有恃有無恐,極不利於後續從文化上改造這些人。
李承乾自知才能有限不可能讓草原諸部既保留他本族文化傳統,又能接受漢文化以及唐律,如果這些人不能接受漢文化和唐律,接受他們的臣伏除了得個虛名就是留下隱患。
這是李承乾絕不能容忍的,所以他一定要把薛延陀一族的貴族都在這裡殺了,讓他們普通的族人再也不知道他們的祖宗是誰,從而把他們化為漢族的一部分。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