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見李世民高興眼珠一轉道:“父皇要顯示我大唐懷柔夷狄之心,可也不能不防他們得隴望蜀不知天高地厚地挑釁我大唐權威,所以兒臣以為當日還應該在承天門前來一場諸衛大演武,由父皇親自校閱。
讓諸藩也看看我大唐軍威之盛,使他們永懷敬畏之心。”
諸衛大演武?
……
……
李世民在位期間經閱校諸軍,但是那些都是他遊獵到哪個地方然後去當地軍營校閱當地的軍隊,像在承天門前大閱諸衛演武卻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所以眾人聞言都陷入了沉思,在想這樣做必要性。
半晌李世民略有些猶豫地道:“如此豈不是把我大唐的軍情都展現在了各藩邦夷狄面前了嗎?”
李世民這樣想也可以理解,大唐立國二十多年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外戰爭,所以也沒有人想過用軍演來顯示軍威震懾蠻夷。
“正是,如此一但諸衛演武少不得要賞賜一大批財物。”新任的民部尚書程名振出列道,現在他對朝廷的事很敏感。
其他大臣一聽說也都點點頭,表示沒有必要在接待薛延陀使者時舉行諸衛大演武。
但是眾人最後還是看向了李承乾,要聽聽他有什麼話說,這就是對他的尊重。
李承乾先是淡淡地朝眾臣看一圈,然後轉過頭來看著坐在旁邊的李世民正色道:“父皇在位威震天下,自然不用演武來震懾蠻夷,但是想想以後我大唐的天子能像父皇一樣親自掌軍的能有幾代人?”
李世民聞言不由看一眼李承乾的腿,臉色稍暗,伸手撫著李承乾的肩膀道:“承乾有什麼想說的就說吧!”
李世民以為李承乾覺得自己不能跨馬出征所以想出諸衛演武一法來,下面的大臣也都注意到了這一點有的心裡嘆息,有的則覺得李承乾有大智慧不能帶兵,大唐也一樣安如泰山。
李承乾一見李世民往他腿上看,心裡不由有些惱火,心裡腹非道:你三個嫡子,哪一個像是能帶兵打仗的?
歷史上唐朝自李世民死後就沒有皇帝能帶兵打仗了,李唐皇室為了保住他們的富貴是哪裡的兵都敢用,為了平定安史之亂肅宗派太子借回紇的兵收復東西二京。
結果一收復洛陽回紇就縱兵搶掠,洛陽仕女不願意被回紇士兵姦淫,很多人躲到聖善寺和白馬寺的佛閣上回紇人就在下面放起火,熊熊地大火一連焚燒數日,燒死了近萬人。
不過此時李承乾不能跟李世民講這些,只能壓住火氣道:“雖然以後的皇帝不一定都能親自帶兵馳騁疆場,但是怎麼著也要有能力練兵吧。”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想起李承乾在東宮練兵的事倒覺得十分欣慰。
李承乾見李世民認可了他的說法便繼續道:“所以不但此次要在承天門前演武,以後還要形成定製每三年演武一次使天下鹹知大唐兵備之事,若演武失敗兵備有缺則斬兵部尚書。”
李承乾這話一出口李世民還在思考此事的可行性,下面的大臣卻都被驚住了,兵部尚書那可是正三品的高官啊!
唐朝雖然不是後世當官的自己管自己,立法貪汙多少都不能判死刑,但是這麼高的實職官不謀反,犯什麼罪也就是罷官或流放,一個演武有失竟然要殺兵部尚書……
“太子殿此事是不是有些過了?”諸遂良第一個站出來表示不解。
李世民和其他大臣也都看著李承乾,李承乾面色不變地道:“禮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戒。大唐以後千秋萬代什麼人什麼事都能出,此舉也不過是防微杜漸並不過份。”
李世民聞言想一想緩緩出了一口氣點點頭道:“承乾所慮也不無道理。”然後轉頭看看下面的大臣最後把目光定在一臉急切的李道宗臉上道:“此次演武可為檢驗,朕和諸卿一起謀劃。”
聞言下面的大臣都鬆了一口氣,然後幾個人又開始著急了,現在離薛延陀進京沒幾天時間了,眾人心裡立即達一個共識不管怎麼樣大唐諸衛演武在各夷狄藩邦面前不能失了威風。
李承乾回到東宮就把東宮諸將都招來告訴他們過幾天朝廷要在承天門前大演武。
東宮諸將除了李大亮其他人都沒有什麼功勳現在有這麼一個露臉機會,自然十分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