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鏵鑄好,後面自有木工把犁轅裝上。
說起犁轅李承乾原本不知道唐朝的耕犁是什麼樣的,只是第一天安排完搭棚子打造犁頭的事情,回去想到眾人雖然勉強執行了他的決定但是都不理解他,便問薛仁貴這是為什麼?
薛仁貴吭哧了半天才道:“就算有了耕犁沒有耕牛也沒有辦法耕地,所以還是先別搭棚子鑄犁頭了。”
李承乾聽了大是不解,回到東宮讓人找來一架耕犁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唐朝初年的耕犁構造十分龐大必須得有兩頭耕牛才拉得動。
李承乾記得上一世歷史書上講過曲轅犁,可惜他只看過一眼圖紙,根本復原不出來,但是這不影響他指木工改進犁轅。
在他的指導下東宮的木工很快就改進出了讓所有人滿意的犁轅,只要有兩個人拉著一天就能犁出二十餘畝地。
至於經過他改進的是不是曲轅犁那就只有鬼才知道了,反正他是沒有本事穿越回來檢視當年歷史書上的圖片了。
就在眾人震驚於李承乾這一套鑄造速度太快時,突然聽見有人喊“開飯了。”
接著就看見正在鑄造或打磨的工匠,有一半人把手裡的活做完,便去吃飯,而一另半則自動集合起來把必須在鋼板熱的時候才能做的事情做了,餘下先放下。
“鍊鋼爐不停,他們只能替換著吃飯。”李承乾給李世民解釋一句。
“哦!”李世民聞言點點也沒有多大興趣。
“已經臨近午時了,父皇就在這裡用些午膳,過了中午讓他們裝上新犁轅,父皇看看他們是怎耕地的再回去可好。”李承乾告訴李世民下午的行程安排。
李世民看一眼李承乾,見他說話雖然表現的平靜但是多少還是有些緊張,心裡一嘆,笑道:“那就依你!”
李承乾聞言一笑,便大聲對眾人道:“到中午了,東宮已經為諸位準備了簡單的便飯,不知諸位願不願意在這裡湊合一頓?”
離的近都已經聽見他與李世民的對話,自然不會反對。
“遵從太子殿下吩咐。”
……
見眾人同意,李承乾便大聲道:“今日春光明媚諸位就與孤王一起,一邊曬太陽一邊品嚐東宮做的饅頭和炒菜。”
說著當先往外走,領著眾人來到一處開擴的地方。
東宮典膳坊裡送來飯菜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人來吃了。
李承乾找個乾淨的地方盤腿坐在地上,李世民看見也盤腿坐下。
不一會兒李治就領著李象和李厥走過來,李世民看見李恪兄弟猶豫著要不要過來,便向他們招招手讓他們過來。
其他官員看見他們一家人坐在一起,沒有召喚也就不往前湊了,當下按照東宮內侍的引導各自找相熟的人坐在一處聊天。
東宮的內侍看人都坐好了,把裝好的飯菜用托盤託著,由近及遠一一給他們送過去,每送一份按李承乾的要求收取四個銅板。
眾人官員一聽還要錢都覺得奇怪,不過想到對方是當朝太子,才四個銅板大家都出得起也沒有多說什麼,身上帶著的就拿出來,有的還替旁邊人出錢,反正大家也不在乎。
“朕要不要也給你四個銅板?”李世民看著託板盤上兩個饅頭一葷兩素加一碗湯,李承乾就朝人家要四個銅板氣就不打一處來。
李承乾聞言嘿嘿一笑道:“父皇的由兒臣出錢。”
“你一個皇太子做事能不能大氣一些,別幹這種丟人的事!”李世民聲音不小他實在受不了李承乾的算計了。
李承乾聞言直接給李世民講事實擺道理:“父皇東宮今年要修書馬上就要招人,這些要花錢吧?
這近十萬災民要吃飯要穿衣,開墾荒地還要有種子,哪一樣不要錢?
兒臣不省著點兒成嗎?”
李世民聞言臉色稍緩,拿起托盤裡的饅頭就著菜一邊吃一邊道:“承乾你缺什麼去內府取就是了,朕早就下過旨意內府裡的財物任你取用任何人不得阻攔。”
李承乾聞言苦笑道:“內府裡任兒臣取用,可是內府也得有財物才行啊!”
李世民想了想知道李承乾說的是實情,便道“內府也沒有錢了,那你去民部找找。”
“兒臣遵旨。”其實李承乾想說民部賬目混亂正在查賬。
李世民一邊吃一看著李恪道:“李恪、李愔你們什麼時候回去呀?”
李恪聞言忙放下手裡托盤畢恭畢敬地道:“回稟父皇兒臣和六弟想多在東宮訓練一段時間,跟著大哥多學點東西。”
李世民聞言不置可否,轉頭看向李承乾道:“承乾怎麼安排?”
“以兒臣的意思竟是把幾個弟弟都召回來,在東宮訓練學習一段時間,然後設一個考核若是能考的好,自然可以委以重任。
他們現在都太年輕,離了父皇什麼事都是身邊的人做主,這些人多是些小人,仗著他們的勢作威作福,惡名都是弟弟們和皇家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