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在!”李承乾十分爽快地答應。
“逆子!”李世民已經被氣的快要失去理智了,大喝一聲直接從寶座上跳下來,伸手揪住李承乾的衣領一使勁就把李承乾提起來了。
臉對著臉大喝道:“說!你為什麼這麼做?”
“兒臣做了什麼錯事,還請父皇明示!”李承乾毫不示弱地道。
“陛下息怒,有什麼話好好說。”長孫無忌、楊師道和高仕廉慌忙上前勸解。
“閃開!”
李承乾的態度讓李世民很想掐死他。
“說,為什麼要安排那麼災民去攔劉洎的棺木?”李世民再次大聲問道。
“他劉洎作惡多端老百姓恨他入骨,攔他人棺木算什麼,要是沒有人出面好好安撫百姓,憤怒的老百姓還鞭他的屍呢?”李承乾直接反駁道。
“你!”李世民就要揮手抽他,卻發現手被人抱住了。
“陛下常言‘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那劉洎殘暴不仁,百姓恨他入骨什麼事做不出來呀?
太子殿下這些日子一直忙著救災,多與災民接觸知道災民所思所想,所以一直主張嚴懲劉洎這也是陛下教誨出來的。”馬週一邊抱著李世民的手一邊快速的勸諫。
那邊諸遂良則去掰李世民抓著李承乾領子的手。
“哼”李世民被眾人勸不過終於怒哼一聲鬆開了抓李承乾的手。
李世績和諸遂良忙把李承乾擋在身後。
“陛下息怒,此時外面的事情還要立即處理不能讓事情越演越烈。”諸遂良奏忙道。
“嗐”李世民氣得一甩袖子道:“讓百騎去把災民聚集的地方封起來,別讓災民攪亂了整個長安城,然後派人去勸災民先回去劉洎肯定要入土為安的,凍死的災民家屬給予撫卹儘快平息事端。”
說著一眼看見站在人後面的李承乾依舊氣定神閒,便怒聲道:“讓太子去!”
“兒臣怕不是勸不了這些災民,得讓刑部尚書和侍郎跟兒臣一起去,讓他們向災民說說為什麼改判?”李承乾直接提要求。
李世民聞言瞪著嚇死牛的眼睛,直喘粗氣。
“太子殿下你就少說兩句吧!”長孫無忌勸解道。
李承乾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一點都不著急。
李世民嘆口氣道:“昨天太子判的案子除了劉洎正常下葬,杜楚客和房遺愛減死流安州外,其他人均按太子所判執行。”李世民說完轉身就走了。
留在太極殿上的大臣全都倒吸一口冷氣,李世民最後一段話實在太過震憾了,這表示這李世民屈服於李承乾了。
李承乾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實際上,十二月初一的大朝上李承乾雖然用手段迫使李世民答應讓李泰就藩,但是誰都看得出來李世民沒打算處置魏王一黨的其他人。
這些人雖然支援李泰但也是得到李世民默許的,所以李世民依然認為他們還是自己的忠臣,但是李承乾能相信這些不會害自己?
這幾天李承乾先是要好處,然後直接審案都是為了打擊李泰一黨,鞏固上一次大朝上的勝利果實。
但是誰也沒把李承乾當回事,李承乾把顏利仁給李世民送去,李世民就是讓長孫無忌去安撫他。
長孫無忌代表李世民去安撫李承乾,李承乾的要求還沒有提完長孫無忌就拂袖而去。
李承乾給房玄齡寫詩施加壓力希望他能出面斡旋,房玄齡的沒有任何回應。
劉洎的死跟李承乾脫不了關係,所以李承乾一定要把劉洎踩臭要在他墓碑上刻《官倉鼠》那首詩,岑文字直接請李世民追封劉洎。
為了威脅李承乾李世民還把杜荷拿到刑部,就是告訴李承乾朕隨時可審出來你陷害李泰的罪證。
這一樁樁一件件,每一件都打著李承乾的臉,要不是還有災民幫忙,李承乾這次最大勝利果實恐怕就是搬倒房玄齡。
想到此李承乾微微露出一點勝利者的笑容,然後以上位者的姿態對眾人道:“勸說災民的事孤王一個人去肯定不行,就請岑中書、刑部張侍郎、諸諫議大夫隨同孤王一道去見見災民吧!”
“臣中書省還要事不能隨太子殿下一同前去。”岑文字很直接地頂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