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司空袁逢逝世的訊息傳開之後,百官為之哀悼不已,司空袁公,雖然是王符所舉薦,可是在接替聞人襲的位子,成為了國中重臣後,他對家國貢獻極大,他繼續了聞人公留下的外貿之策,同時,又開啟了東方的貿易之路,在聞人公不在的時日裡,是他穩住了大漢的財政。
儘管有些坐享其成的意思,可是在他之後,無論是盧植,還是袁術,都沒能繼續維持住原先的局勢,這就更能顯出袁逢的能力來了,同樣的,天子恭送,表示了對他的尊敬,遠在幽州的袁紹,也接到了訊息,趕往雒陽。
袁逢的逝世,似乎對袁術的打擊有些大,袁術愈發的沉默。
劉獒作為袁術的弟子,自然是陪同發喪諸事,而諸葛亮與司馬懿也是一樣,他們雖然跟袁術沒有師徒的名義,可是,他們一直都在袁術門下進學,也算半個弟子,不能不陪在袁術的身邊,袁紹來的還是很迅速的,不到一月,便趕到了雒陽。
他只是帶了三四位隨從,還有長子,便快馬加鞭的趕來了,進了雒陽之後,他便下了馬,步行前往袁府,嚎啕大哭,聞者心傷啊,當他哭著來到了袁府之後,與面色平靜的袁術,形成了兩個鮮明的對比,袁術站在一旁,皺著眉頭,一言不發。
而袁紹則是大聲哭泣,撲在袁公的靈位前,甚至哭的暈厥。
袁術只是冷冷的看著他,沒有一絲的觸動。
奴僕們上前,將袁紹扶起,連忙抬回寢屋裡。
袁術轉身,便離開了靈堂,劉獒連忙跟了上去,跟在他的身後。
“師君...袁君暈厥了..我們不去看看麼?”劉獒低聲問道。
袁術搖著頭,說道:“裝模作樣罷了。”
“裝模作樣??”
“他這麼一暈,明日,雒陽內就會傳出他的孝順名聲來...說不得,他還會辭官,為阿父守孝,守個三載...”
袁術繼續說著,劉獒卻皺了皺眉頭。
“獒兒啊,如今的天下,大多都是些重虛名的庸人,無視才幹,卻一心盯著那些無謂的小事....”袁術說著,似乎是有些感慨,“當初啊,阿父將兄長過繼給了伯父,兄長長大成人之後,便為伯父守孝了三載,又為伯母守孝三載,故而名揚天下,被眾人所看重....”
“恩...”劉獒完全不敢多說什麼。
“不過,我也理解他,他是袁家的長子,無論我如何痛罵當今天下的庸人,這些庸人始終是大多數的,袁家是大族,他作為長子,就必須得是個大孝子,仁義的,慈愛的大孝子....這是他不能改變的...”
“若長子是個特立獨行的,那這個家族就要沒落了...”袁術說著,又講道:“不過,這實在不該啊,如今世人,多以不孝之罪,辱罵阿瞞,卻不知,阿瞞之功業,倍與彼幾何...故而,這世間,多有假小子,假君子,貪戀虛名,裝模作樣...世風所引....”
聽著袁術說著,劉獒面色忽有些難看。
袁術轉過頭,注意到了劉獒面色的變化,他笑了笑,問道:“你可知孔融此人?”
“孔融?”劉獒不知袁術為何要問這個人,他想了片刻,問道:“曾從仲達那裡聽聞過...”
“恩,此人乃聖人之後,泰山都尉孔宙之子也...此人本是四子,還有三位兄長,故而,他自幼肆意妄為,從不把禮法放在眼裡,其父也並不在意,只是,他長兄孔晨與二兄孔謙相繼病死,他的父親,這才開始有些擔憂起來,因為三子孔褒的身體也並不是太好...”
“為了能夠為孔融造聲勢,其父常常與他人訴說,說了個什麼孔融年少讓梨,知曉道理,恭愛兄長,為他造勢...當時,也是讓不少人為之驚歎,這廝也的確是聰慧,不過,依舊是本性不改,特立獨行,好飲酒交友,他的朋友,上至名士老朽,下至弱冠匹夫....”
“他的兄長,在桓帝時期,因黨錮之事而被殺。”
“他成為了孔家的嫡長子...不過,他還是一如往常,任性妄為,舉孝廉,擔任官吏之後,依舊如此,你不知曉,他先前在巡視北海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人,攔在路上,為他的父親痛哭,而孔融看到之後,便將此人處死了,因為他覺得,此人面色沒有任何悲哀,只是為了博取聲名,因而哭泣...”
劉獒還是初次聽聞了這些,不由得點點頭。
“他無端處死了百姓,惹怒了當時的孝康皇帝,不僅被奪取了官身,還遭受了五年的牢獄之災。”
“之後,他便整日在家,款待好友知己,飲酒作樂,先前,他更是言語: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臂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劉獒倒吸了一口冷氣,有些慌張的問道:“他怎麼敢如此言語,如此之不孝,驚世駭俗!”,袁術笑了笑,說道:“他本就是個不拘於俗世的人,他為何不敢說?只是,他這麼一說,不只是害了他,使得整個孔家,都遭受了天下的非議...若不是貴為聖人之後,只怕他們早已被撕碎了...”
“原來如此。”
“正是如此,獒兒啊,你也是長子...長子承擔的,可要比其他孩子要多得多,更多的時候,還是要迎合這天下里的庸人,這些庸人,不會理會你的才能如何,也不會去看你的功業,他們只會按著自己的那卑微認識,來隨意批判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