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頭心裡高興,拉著兒孫喝了不少酒,一頓午飯吃到了半下午才消停。
喝多了些,少不得都要躺著睡一會兒,醒醒酒。
於是乎,整個小院兒此起彼伏的,都是鼾聲。
堂屋裡收拾妥當,徐老太和媳婦孫女們就坐在裡頭說話擺閒,擺了火盆烤著,什麼瓜子花生糖果還有桔子的擺了幾個簍子,堆在一起供嘴巴消遣,悠閒得很。
聽著這鼾聲,徐老太忍不住笑:“這咋醉了酒還打鼾了?我記得老二不打的。”
周氏就接話道:“喝多了唄,今兒大家都高興!”
是高興,從前哪一年過年,都沒過得這樣好呢。
想想去年過年那天,一大家子的團圓飯,也就一盆清得可以照見人的模樣的粟米粥,和幾碟小鹹菜罷了,年景不好,連肉都買不得的。
就連春喜兩口子帶著孩子回孃家拜年,都沒好東西招待。
想到閨女,徐老太本來高興的心情,瞬間跌宕到了谷底。
那信都送出去這麼久了,早該到家了吧?不知道春喜收著沒有?
不知道,她和孩子都好不好呢?
下意識看了眼大兒媳,她也是記掛著孃家呢,徐老太很快就藏起了擔憂的心情,大過年的,該高興,別弄得大家都不痛快。
中午這頓飯吃得久,又都吃得飽,接著又瓜子桔子的這些吃個沒停,都沒誰餓了肚子,是以,晚上這頓飯就不做了,等到夜裡翻了新歲,一人煮碗湯圓吃了,正是妥當。
徐老頭幾個一直睡到天黑才起來,晚上要守夜的,多睡一會兒,徐老太也沒喊他們。
這會兒人都起來了,堂屋裡點了燈,亮亮堂堂的,兩盆火燒著,旺得很。
除夕壓歲,都是習俗,寓意辟邪驅鬼,平平安安。
徐家雖然之前不富裕,卻也每年這天都會給孩子們壓歲的,只除了去年,實在是拮据。
今年寬裕了,徐老頭就想著將去年的一起補上,希望孩子們都平安順遂,所以準備的壓歲包格外的厚實。
兩老坐在上座,笑眯眯的看著底下的孫子孫女們。
從徐大郎和徐二郎開始,再是徐三郎和徐茵茵,最後是徐五丫和徐達駿,依次給兩老磕頭拜年祝平安,然後每人都得到了兩老一人一個的壓歲紅封。
兩老開了頭,緊接著,徐春河兩口子和徐春林兩口子也挨個給了壓歲,當然,自是比不得兩老的厚實的。
就是比得過,也不能比過的。
徐春山本來準備的多的,給孩子壓歲,他向來手筆大,但提前“看”到了老爺子封的,便悄咪咪的又拿出來些,這會兒跟老大老二的也差不多。
但等到揹著其他人的時候,他又悄悄給閨女和兒子給了一個大壓歲包,裡頭裝著十兩銀元寶。
給徐茵茵的時候,他笑眯眯的說道:“茵茵,拿著,爹希望新的一年,你天天都開心,開開都幸福。”
給徐達駿的時候,他一臉語重心長:“拿著,爹希望新的一年,你要埋頭苦讀,奮發圖強,爭取每個旬考都能考回頭名來。”
徐達駿:……頭名?您置從雲師兄他們於何地?
怎麼徐茵茵就是每天開心幸福,到他這裡就要埋頭苦讀奮發圖強了?
哼,真是不公平。
等回到堂屋裡,大家說說笑笑的說些新的一年的祝願時,從徐老頭到徐五丫,大家統統都是寄希望於他能學業有成讀出名堂的。
他看著一屋子家人笑語嫣然眼含期望的看著他。
內心:……
科舉之路,任重而道遠,且還必須得頭也不回的往前衝,哪怕天上下刀子呢。
加油吧,不想學習的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