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麥,這名字還挺文雅,就是喊著有點不習慣,畢竟,包穀玉米棒子的喊多了,玉麥,這還是頭一次。
當然,徐春山自是不會沒腦子跟皇上建議不如叫玉米或者叫苞米苞谷之類的話的。
皇上說它叫玉麥,它就叫玉麥唄。
徐春山帶著一溜的賞賜出宮回府,早就在家翹首以盼的徐老頭等人得知皇上賜賞,連他們幾個也有,激動的滿面紅光。
雖說就是兩錠金子,現今他們還真不是沒見過錢的人,也不差這點,但這是御賜的金子啊!
徐老頭和徐春林包括不在這裡由徐大郎替收了的徐春河,都是一樣的打算,這兩錠金子,供著!當傳家寶!
除了兩錠金子,比其他人還多了兩匹貢布的徐春山金子同樣打算留著,但兩匹貢布,他轉頭就拿給張秀蘭讓她給自己和閨女做衣裳穿了,貢布雖也稀奇,但放在庫房還怕放壞了呢,自然是穿在身上妥當。
這麼漂亮的布,藏著不免可惜嘛。
——
七月流火,夏去秋來。
又一次來了小日子結束後的徐茵茵洗去一身的疲憊不適,正窩在軟榻上看著手裡的信。
信是她爹命人送來的,信上告知她包穀收穫已經呈獻給了皇上,且皇上為其取名為玉麥。
看著她爹字裡行間對玉麥這個名字的吐槽和不順口,徐茵茵不由得失笑,話說,她記得,好像玉米有個別稱應該是叫玉麥的吧?
玉麥,玉米,倒也不相上下。
收好信,她抬眼望向屋中,連翹帶著畫眉幾個正在收拾箱籠。
明日他們便要啟程進京了。
一晃,她同方從雲也成親近兩個月了。
想起上個月來小日子祖母方白氏就失望來著,這回再來小日子,那更是,徐茵茵便不由得無奈。
老人家盼重孫子也不是這麼個盼法呀,這才成親多久。
好在她明兒就走了,到時候,祖母就盯不著她每個月來不來小日子的了。
方從雲今兒出門同一群好友們小聚告別去了,她昨兒便已經同董清華他們在茶漫人間聚過了,今兒也就只管在家,盯著收拾行李的事宜了。
她的所有嫁妝都在這裡,此次上京,自是不會帶走的,那麼,便勢必是要留個人專門打理她的嫁妝。
外頭那些個嫁妝鋪子莊子這些,她打算交給童家有,而這庫房裡的嫁妝物什這些,便交給童家有的媳婦周氏,這算是她的孃家人,一大家子的賣身契都捏在徐家手裡的,用著放心。
至於方幼琴和柳音音出嫁的添妝賀禮,她也早就準備好交代了童家有,到時候送去方家和柳家便是。
下晌,等方從雲外出回來,徐茵茵便問起他可還有要帶的東西沒收拾上的。
他的衣裳穿戴這些都是她命人收拾的,至於書籍箱籠這些則是厚朴準備的,兩廂她都檢查過一遍了,之所以還要問過他,就是想看看有無遺漏罷了。
方從雲耐心看過單子後,搖頭道:“都很妥當,辛苦夫人了。”
夫妻倆說了一陣話,聊了聊明日啟程進京路上時間夠可以順帶去哪裡玩一玩之類的事宜,時候差不多了,便一起往正房去請安,陪著方白氏和方先生用啟程前的最後一頓晚飯。
方白氏自是不捨孫子孫媳的,但也知道,孫子這是進京做官呢,她這個做祖母的,旁的幫不上,不給孫子添麻煩就是最好的幫助了。
所以,孫媳教她的那套養生保健操,她現每天清晨早起都練呢。
她得好好的保重著身體才是。
飯罷,方白氏留著孫子孫媳多喝了一盞茶,細細叮囑二人進京後多多保重身體恩愛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