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正式確定下來,細算算,也不過就是半年多的時間了。
這年頭有待嫁姑娘自個繡嫁衣的風俗,按理,在定親之後,這嫁衣就該動手繡起來了,畢竟,一件嫁衣可不是那麼容易就做好的,有些一針一線都是自己縫製的,繁複的得做上一兩年呢。
但徐茵茵壓根就不善針線,也沒想過自己親手繡嫁衣,那一天天的捻著針引著線的,不要太費眼睛,有這時間還不如做別的,她這手,真捏不住針線。
有大戶人家也有專門讓繡娘幫忙繡嫁衣而姑娘家最後再象徵性的繡兩針就行,畢竟也不是所有閨閣姑娘繡工都驚為天人的,徐茵茵便也是打算這樣的。
不過她想著自己的嫁衣,到底是要動手參與參與的,不會繡,那她就親自設計好了!
一輩子第一次穿嫁衣,自然是要穿最好的,最獨一無二的。
想到後世網上看過的那些古典嫁衣圖,若是用這裡上好的綢緞做出來,再用上最好的繡藝,純手工製作,那不知得有多精美呢。
想做就做,徐茵茵轉而就拿了紙筆動了手,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愛好,開始設計起來。
擦擦改改,精益求精,中途還畫廢了一堆草稿紙,如此,用了四五日的時間,方才完工了一副嫁衣圖。
看著紙上華美精緻的嫁衣,徐茵茵暗暗點點頭,已經能想到這一身嫁衣穿在身上會有多美了。
不錯,不錯。
設計圖是畫出來了,但請誰來做呢。
就她知道的,季福的媳婦吳氏繡藝就不錯,所以管著府裡的針線房呢,她現穿的這些衣裳,除了外成衣鋪子派人上門來量身定做的,其他都是出自吳氏之手。
想了想,徐茵茵讓人將吳氏給叫來問話,“這嫁衣你可能做?”
吳氏抬眼看到那圖紙,瞬間就被上面的嫁衣給驚呆了雙眼,愣了愣才反應過來姑娘在等她回話呢。
姑娘問她什麼來著?
這嫁衣.這嫁衣她可沒信心能做。
姑娘的婚期已經定了,想也知道這嫁衣肯定是姑娘的,姑娘的嫁衣,哪能怠慢?她怕自己做不好。
且這嫁衣的繡花實在太繁複精巧了,她那點繡工,確實是有些做不到的。
當下忙回話道:“回姑娘,老奴怕是做不好,這繡花太複雜了,老奴從沒有繡過。”
要是給姑娘的嫁衣繡砸了,那她可是罪過了。
不然,她哪能不接給姑娘繡嫁衣這般有臉面的差事呢。
嫁衣是大事,繡花這樣設計,也是徐茵茵費了心思的,她自然是想這嫁衣能完美的做出來的,聽到吳氏這個回答,她雖說有些遺憾,但也並不失落。
吳氏不行,那就另外找人吧,只要肯砸銀子,還能尋不到合適的繡娘?
先從府裡開始過了一遍,沒找到繡工厲害的,便轉而放出了風聲去,看看宜陽府的布莊繡坊的,可有藝高之人敢來毛遂自薦的。
於是乎,很快整個宜陽府都傳起來了,嘉成郡主現正在尋摸繡工厲害的繡娘呢。
能去給嘉成郡主辦差,這可是一件有榮光的事,整個宜陽府的布莊繡坊的便都忙活了起來,挑出了自家最好的繡娘往徐府送。
還有不少人家府裡養著繡孃的,也有繡工十分不錯的,聽了這事,想著投嘉成郡主的眼的,便也將繡娘往徐府送去。
一時間,徐府的門頭可熱鬧得很。
徐茵茵不想嫁衣圖就這麼流傳出去,是以又單畫了嫁衣上最繁複的花樣出來,讓吳氏負責此事,拿著這畫樣去面試這些上門來的繡娘。
能將這花樣子給繡出來的,便留下來。
如此忙活了三天,最後留下了八九個能將這花樣子給繡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繡娘。
徐茵茵最後見了這些繡娘,憑著眼緣,留下了其中的四個來。
這四個都是宜陽府裡幾家繡坊裡的繡娘,跟繡坊是簽了契的,徐茵茵留下她們,自然也要跟她們的東家說一聲的。
自家繡坊的人能被選中,幾人的東家喜出望外,連聲請郡主只管差遣她們就是。
徐茵茵可不白用人家做工,在把嫁衣繡好之前,這四個繡娘就在徐府包吃包住了,另給幾家繡坊的東家一筆銀子,相當於是買了幾個繡娘這幾個月的時間了。
除此之外,徐茵茵還跟幾個繡娘說好了,繡好嫁衣,到時候她還會另給她們一筆銀子的。
幾人自然是滿口應下,保證一定會好好把嫁衣給繡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