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將兩錠銀元寶拿出來。
周氏咧嘴笑著,“那也是我應該做的,啥辛苦,不辛苦,為了咱大家,值得!”
第一個是徐春河,第二個是馬氏,第三個是周氏,那接著呢?
眾人都好奇。
徐老頭接著道:“這一年來,還有一個人為作坊的辛苦和付出,咱大傢伙也是有目共睹的,她就是五丫!”
是五丫啊!
大家都笑起來,沒錯,五丫這孩子啊,是不錯。
在眾人和藹的笑容下,五丫紅著臉上前去領了銀子。
最後,徐老頭再一掃眾兒孫們,緩緩道:“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為作坊,為咱們大家所付出的心血咱們都不能忘,可以說,沒有她就沒有咱們徐家作坊,沒有咱們的一切,都是一家人,多的話我就不說了,但今兒這獎勵,作為爺爺,我想獎勵她一百兩銀子,你們都沒意見都不能多想吧?”
這話一出,大傢伙都有了數,知道這是說的誰,不由都看向那邊端坐著的徐茵茵。
他們有啥意見?老爺子說的一點沒錯!
他們更不會多想,多想啥?
要是老頭子將所有的存銀全都只給哪一房,那其他人才會多想才會埋怨呢!
一個大家庭,當長輩的公平不公平,這可是和睦不和睦的基本。
長輩的一碗水端平,這不管是兒子還是妯娌,那就沒不和的機會,都不是神經病,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順眼的?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嘛,那不能夠。
好在徐老頭徐老太一直是一碗水端平的。
就從前,老三一家三個每天好吃懶做淨躲閒,大家都有吃的的時候,每頓也都少給他們吃半碗,誰叫你們不幹活?
後頭沒吃得呢,大家都吃不飽,你們還懶著不出去拔樹葉樹皮找吃的,乾脆就啥也不給你們吃了。
要不後頭這三個餓得擱家裡偷吃的,把餘糧都給造了,還捱了一頓好打呢。
再說以前供六郎讀書的事,那也是因為六郎聰明,是讀書苗子,家裡只能供一個,供他,有希望,他們也願意,老爺子次次也沒少當著大家的面,讓六郎記著伯伯們的恩的。
所以他們心裡也從沒有不滿的。
現在嘛,日子這麼富裕了,跟做夢似的,這水端不端平的,他們就更沒有什麼不滿的了。
而老爺子是真的公正,瞧這獎勵,也沒有亂髮,都是在作坊忙活的,那才有的,就他最喜歡六郎吧,不也沒有給他一個?
再一個,說真的,就是老爺子要將所有的存銀都給茵茵,他們也一點意見都沒有。
這一切都多虧了誰呀?
要不是茵茵,他們能變化得這麼快?眼下不定還在為了吃穿每天進城這裡給人洗衣裳那裡給人打短工的,掙那可憐巴巴的辛苦錢,一年到頭還不夠糊嘴巴的。
哪能這般又在城裡買了宅子又有存銀村裡還建了新房子呢?
人吶,得記好,記恩。
你若是忘了根本,那可真算不上是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