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妥了,徐老頭把銀子攏一攏,又算上之前逃荒時手裡的存銀,想著應該是能夠的,趁著時間還早,便即出門去找吳員外去問問看了。
之前買這鋪子,算是和吳員外結識了,吳員外這人豪爽好說話,說了往後需要置辦啥產業的都可以隨時去找他的。
徐老頭不認識其他什麼人,找牙行不如直接找吳員外呢。
一個月不到,吳員外見徐老頭找上門來又要買鋪子,也是說話算數,問徐老頭想買哪點的鋪子,多大的鋪子云雲的。
徐老頭便道:“城南城北或是江陽縣那邊的,都成,主要是得帶後院的,跟楊柳巷這個差不多大小就成。”
羅家那邊也說了,可以買鋪子,也不拘是在哪裡,只要是在宜陽府城就行。
吳員外聽罷,沉吟片刻,隨即道:“城北的染房街我有個鋪子年底到租期了,正好對方也不租了,你看就這處成吧?”
城北的染房街?
在府城兩個月了,徐老頭對城東挺熟,城南也差不多熟,城北那邊,倒是還不咋熟,只聽過城北最熱鬧繁華的一條街是走馬街,這染房街在哪兒呢?生意好做嗎?
“染房街自是比不得楊柳巷繁華的,但相對而言,租金這些也要便宜不少。”
見他猶豫,吳員外不由爽快笑道:“左右那鋪子還有好幾天才到租期的,也不著急,到底如何,不如徐掌櫃的抽空自己去染房街瞧瞧再做決定吧。”
徐老頭聽著,也覺得行,左右他今兒本來也就是來問問的,沒想過一來就能立馬買到手,所以也沒帶銀子出來的。
還是等哪天去染房街瞧了,再說吧。
徐老頭便點頭應下了。
瞧鋪子的事不急,徐家三房新居燎鍋底的事先排在了前頭,更為重要。
徐老頭對這事,那是比之前買了鋪子還要高興的。
買了宅子,才意味著在這府城裡紮了根,跟鋪子的意義大不一樣的。
十八天不亮,鋪子留了徐二郎一個人守著,其餘徐家人就都往青雲坊去了。
今兒要在這新宅裡開火做飯,還要請人吃飯的,自然是要早早過去準備。
到了選定的一個吉時,放了一副炮仗後,由徐春山和張秀蘭打頭,一行人手裡都沒空著,扛米的,提油的,抱鍋的,拿掃帚簸箕的……,魚貫而入的進了宅門。
廚房在外東院裡,跟內院就隔著一道小門,進出方便。
這裡沒有祖宗牌位,所以也不存在上香敬祖先這個儀式,徐老頭帶著徐春山和徐達駿就在正房前燒了一把紙,對著天地磕了一個頭,以告祖宗,老徐家後人,在宜陽府城裡買房子了!
張秀蘭則是和徐老太她們直奔廚房,生了火,用油燒新鍋,開了鍋,便就可以做飯了。
就用這鍋,先煮上一大鍋湯圓做為早飯。
燎鍋底的第一頓,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喜交好運。
吃過了早飯,婦人們便即開始忙活著中午的席面了。
今兒方家張家周家的人都要來,聽說還有六郎的同窗,再加上自己家,少說要準備四五桌席面的,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忙活好的,自是得早點開始準備。
徐春河則帶著徐大郎去城門口接應進城來的周家和張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