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吹拂,四月下旬,庭院中櫻花開的正盛。
戴道晉身著灰色長衫,雙手持刀,在院中跳轉騰挪,刀光閃爍。
半晌,身影靜止,戴道晉收刀而立,默默思索。
他剛剛演練的刀法,便是柳生家的家傳技藝。
日本的刀術流派甚多,而新陰流便是其中一支,新陰流的最大分支便是柳生新陰流,由柳生石宗嚴舟齋創立,家傳《殺人刀》、《無刀之卷》等,其中最為盛名的便是“殺神一刀斬”和“雪飄人家”。
戴道晉為了防止露出馬腳,將柳生家的武功仔細的梳理了一遍,以他的境界和武學底蘊,除了“殺神一刀斬”和“雪飄人間”外,僅僅是瀏覽一番罷了。
而這兩種刀法,作為柳生家的殺招,也卻有其獨到之處。
將東瀛柳生新陰流的刀法中,“穩、準、狠”做到了極致,頗有可取之處。
將手中的長刀橫在胸前,看著清亮如水的刀身中的人影,相貌談不上英俊,但配合著那雙眸子,有種不一樣的氣質,左眼處的一道刀痕,卻是給了這幅面孔一種冷酷之感。
刀長約六十五公分,刀身給人硬朗剛健之感,尾部略帶弧度,與中土的唐刀很是相似,但又有些區別,唐刀大都是直身,且武士刀刃區面積一般都佔刀身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而唐刀的刃區面積一般為四分之一左右,採取斧刃造型。
看著這把刀,戴道晉眸光流轉,呢喃道:“刀?”
他卻是從腦海中浩如煙海的武功秘籍中,回想起了一種刀法,那是他得自天山靈鷲宮的石壁上的武功,他之前練的都是劍法,所以並沒有對這門刀法太過上心。
之所以印象深刻,第一時間回想起這門刀法,而非其他如少林降魔刀、迴風拂柳刀、少林燃木刀法、武當玄虛刀法、華山兩儀刀等,而是因為這門刀法太過特別。
這門刀法叫《生死陰陽刀章》,纂刻在石壁的最後的角落處,當時戴道晉記憶的時候,也被這門刀法的介紹唬了一跳,“生死一線間,陰陽兩相隔,茫茫刀光處,泥梨身相合。”,泥梨是地獄的意思,意思是練成了這門刀法,刀光所處既身化地獄,這門刀功走的是以神御刀的路子,但卻是殺戮之刀。
借所殺之人臨死前的最後一點靈神為橋樑,建立起修煉者本身與所修之刀術的聯絡。
排除移魂大法這些純精神類武功,這是戴道晉第一次接觸到明確以自身的“神”作為練功主體,而非體內真氣為主的武功,他當時見之,很是感興趣,但見到其所練的方法,又考慮到當時自身的情況,所以他便放棄了。
這是一門魔刀。
至於為何靈鷲宮會有這麼一門明顯超出常理的,份屬魔道的武功,戴道晉也不甚理解。
如今因為練刀的緣故,他不禁又動了這份心思,他很想知道以他如今的強橫精神,練了這《生死陰陽刀章》,究竟有多大威力。
看著手裡的刀,心中想著這刀有些不適合,有時間得親自找人打造一把。
“嗤”刀劃破空氣之聲。
戴道晉身影不動,手臂輕抬,右手中的刀身旋轉,劃過半圓,點到身後突然出現的刀身七寸之處。
“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