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李修孽覺得穩贏了,只是為了擊敗所謂的劍道最強的弟子。”
“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必要,連勝這種虛榮的名號並沒有任何意義。”
“萬一要是受了傷,可就是陰溝裡翻了船。眼下最要緊的是準備對付陳難萍。”
“……”
裁判向著看臺上的大人物望去,徵詢著他們的意見。
蔣武痾不在這裡,沒有人出面來下達指示,眾人便只從側面說著自己的意見。
“自武帝創萬國朝以來,青雲試還沒有再賽一場的先例。若此次重試,下次重試,次次重試,規矩又何在?”
“可以先聽聽寧獨怎麼說,如果確實情有可原,而李修孽又請求比一場,那麼重開一場也未嘗不可。”
“不可!無論什麼理由,規矩二字不能壞!否則何以治國,何以治天下?”
“……”
畢竟蔣武痾才是青雲試的全權代表,沒有願意出頭下達指示的人。如果做的決定不符合那位脾氣怪異的將軍的想法,到時候朝堂上就有可能多了個敵人,那無疑是不划算的。
直到最後,一位文官站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按青雲試之規定,寧獨逾期未至,視為棄權,沒有資格再進行比試,南國李修孽自動進入下一輪比試。”
人們聽到了想聽的結果,不由得愈發痛恨起寧獨來。
“當真是大明的恥辱!”
李修孽沒有去管宣佈的到底是什麼,只盯著寧獨。
寧獨也沒有去聽四周的議論,繼續向前走著。
“他是什麼意思?難道聾了嗎?沒聽到已經宣佈他沒有資格了嗎?”
“他這樣的就應該直接清退出青藤園,清退出天都,甚至是大明!”
明明沒有人煽動,人們敵對的情緒卻越來越高。真的說起來,寧獨的事跟他們毫無干係,弄得卻好像是生死攸關一樣。
稍微有聯絡就歸於自己的陣營,卻又偏偏見不得自己陣營的人輸。沒有人會去深究到底是為何,他們只看結果,只負責搖旗吶喊。
寧獨邁上了校武場。
裁判愣住了,遲鈍地問道:“你還要比?可是……”當他回頭去看李修孽,看到了一雙充滿了殺意的眼睛。
“你最好放棄!”這是裁判給寧獨的忠告。
寧獨微微點了下頭。
“喂!你明明沒了資格,還上去幹什麼?”有人高聲地問道,語氣裡充滿了諷刺。
“當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寧獨走向了李修孽的對面,站定,說道:“我只是借一下地方跟他比一場,無關青雲試。”
“這不是青雲試,而是——我跟李修孽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