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到這裡,李天就會感覺無比痛苦。
好像黑雲壓城,又好像被蟒蛇纏繞,是一種無比窒息、壓抑的感覺。
渾渾噩噩的小恩丫頭在知道嬸子懷胎之後,總算是有了些反應。
小恩雖然還沒成年,知道的事卻也不少。
王叔下葬之後,小恩每天跟著嬸子,雖然還是一句話不說,但也處處為嬸子著想,照顧著嬸子,幫著嬸子做一些活兒。
看到小恩丫頭能有一些改變,嬸子也放下了幾分擔憂。
再說回李天。
王叔下葬之後,李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認嬸子做了義母。
若非如此,王叔下葬後,嬸子準備要帶小恩繼續回厚起鎮生活了。
在王叔下葬當天,掌櫃的也來參加了葬禮。
葬禮結束,掌櫃的臨走時候對嬸子和李天說要重建天香酒樓,希望李天可以回酒樓做工。並對嬸子說,如果嬸子願意,也可以繼續回酒樓。
但是李天並不願意嬸子再回到厚起鎮,一來厚起鎮現在並不安全,二來嬸子回去孤兒寡母的容易受欺負。
況且。
經過馬匪攻城這一遭,李天已經徹底放棄了讓全家人搬去厚起鎮生活的想法。
災禍面前,偌大的厚起鎮反倒成了目標,還不如李天家住的小山村僻靜安全。
李天想讓嬸子和小恩留在他們家,也好就近照顧嬸子和小恩娘倆。
如何勸說嬸子留下來讓李天想了好久,嬸子是個外柔內剛的女人,得需要她真正認同才能勸說她。
最終,李天想到了認嬸子做義母的想法。
只有這樣,嬸子才能安穩地在李天家住下修身養胎。
也只有這樣,嬸子和小恩才能在李天家待的名正言順,要不然這孤兒寡母的一直住在李天家,難免會落得閒話。
就這樣,又過了幾日,就在李天打算回厚起鎮幫掌櫃的重建酒樓之時,朝廷的徵兵懿旨來到了李天家所在的小山村。
衙門的人拿著告示挨家挨戶地告知朝廷旨意。
經過官差的一番告知,李天等人才知道,原來早就在礦山出事、厚起鎮遇襲的第三天,朝廷就下發了徵召兵丁的懿旨。
現在厚起鎮實行按戶徵調人口入伍剿匪的措施。
每戶,若是家中有十五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男子的,至少出一人。
若是有哪一戶沒有男子,或者男丁未成年、亦或者只剩五十五歲以上老者,可以免去兵役。
李天大哥已經成年,李天的父親也未滿五十五週歲,所以李天家肯定是符合要求。
負責宣傳旨意的官差在問清情況後,把李天家記錄在案。
官差臨走時告知李天他們,三天後李家至少要出一人去厚起鎮的鎮主府報道,若是膽敢逃脫兵役,李天一家人都會被罰去做勞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