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時王淑慧居然想陷害她,真是白瞎了她對王淑慧那麼好,司月笙在王淑慧身上花的銀子,如果喂一個小狗,這個小狗也會在她後面搖尾巴。甚至在她遇到危險的時候去咬欺負她的人。可是王淑慧不僅不會感激她,甚至還害她。司月笙自然不是傻的,看清楚了王淑慧是什麼樣的人,就離她遠遠的了。
之後,王淑慧在來王府裡找她,她也找藉口不去見她。可是她卻又聽到其他貴女的嘴中說出她的壞話。讓她的名聲越來越差,甚至傳到男人們的耳朵裡。鄭王爺自然也是得知了的,從同僚家中喝完酒,聽到司月笙的一些流言,回來就把司月笙叫到祠堂裡,請家法,讓司月笙在寒冬臘月裡在祠堂裡罰跪。這寒冬臘月,就算是一個成年男子也會忍不住,何況是司月笙這個還未成年的少女。自然是被凍暈了的。
回去後,雲王妃心疼的派人去徹查到底是誰傳開的流言。可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居然是王淑慧散發出來的流言。本來是想讓司月笙和王淑慧和好的雲王妃,徹底惱火了。本來雲王妃以為王淑慧沒什麼大毛病,就是愛討要點東西,但是都是女孩子家的東西,沒有什麼的。而司月笙本來也沒有什麼朋友,正好王淑慧時常來王府裡玩耍,當時看到她們兩個人鬧矛盾,雲王妃還勸過司月笙,讓司月笙珍惜友誼。
可是如今這王淑慧居然散發流言蜚語,讓流言影響這麼大,甚至傷害到了她的女兒,就忍無可忍了。雲王妃自此就再也沒有讓王淑慧進過王府的大門。
之後,司月笙康復了之後,聽說了是王淑慧散發的流言。就決心要想一個辦法去抱負她一下,不能讓自己就這麼白白的受傷。
因為司月笙認識之前出事家的貴女,而且當時簪子找到的也很蹊蹺,雖然明面上沒有公佈於眾,也沒有繼續追究。但是私底下,這一家人肯定會討論的。
司月笙便找到了之前的貴女,和她說了詳細情況。至於信不信的問題,因為司月笙好歹也是王府的嫡女,雖然外面的風評,但是也不至於會偷她的簪子,王府裡自然會有好多從宮裡流傳出來的寶貝。而且當時簪子找到的時間、地點也實在是令人懷疑。本來就懷疑怎麼可能在化妝盒裡放著的簪子,會到湖邊,而且當時審問過下人,當天除了王淑慧並沒有人如果湖邊。而且王淑慧去了湖邊就撿到了簪子,下人也去湖邊檢查過的,怎麼可能他們沒有看到,就只有王淑慧看到了。
而司月笙將她知道的情況給貴女說過之後,貴女就把之前的疑惑給解決了。因為這件事情,之前已經解決了,就不能繼續追究了,但是貴女還是會採取她的措施。從此之後,貴女的任何宴會都沒有邀請王淑慧,而且有那位貴女的地方,都在諷刺王淑慧。王淑慧自知理虧,也不敢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