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淵辰喊道:“或書,小書子,摸鳥兄,該醒醒了!”
白堯或書慢慢的睜開眼睛,看著一臉急切的風淵辰,又看看周圍天空,突然驚訝道:“這天怎麼灰濛濛的?”
風淵辰無奈道:“可醒了,今天本來就灰濛濛的呀!”
白堯或書看著已經發白的天際,但是看不到一絲陽光感到很奇怪問道:“淵辰,這什麼時辰了?這太陽呢?”
風淵辰很是無語的拍了一下額頭望著天空道:“已經午時了!白小弟,天陰怎麼會有太陽? ”不過風淵辰也滿臉疑惑的道:“其實嘛我也很奇怪,昨晚滿天的星辰,應該是大晴天才對,怎麼會是陰天呢?”
白堯或書向前,前面是兩座山丘,說高不高,說矮不矮,跟夢裡的一樣!再往前是無際的大海,只是太陽呢?
原來風淵辰想看看兩線一天、無際大海的日出,沒想到等到的卻是莫名其妙的陰雲密佈,看道白堯或書在靜靜的打坐,也不願打擾,自己也慢慢打坐。可是自己打坐完成好幾輪,白堯或書還是沒動靜,驚的風淵辰趕緊往白堯或書鼻子下面探探還有沒有氣,確定無恙後,才鬆口去。也不願意多打擾白堯或書,就託著下巴就一人靜靜的看著這大海,等待白堯或書的的甦醒。
不過,這兩人、兩馬,也倒愜意.........
這是白堯或書第一次來到這東海之濱感到萬分驚奇,白堯或書此時大聲道“好美的大海呀,好想暢懷抒情呀,大海呀,全是.....,風兄,我們下去吧!”
風淵辰接著道:“太陽呀,沒出來!我的心,好失落!”
兩人心想,風末寒在的話,肯定能做出好的詩詞來。
突然下面傳來一兩句早調:
“昏昏雲霧,日終不見,
唯谷有海,彼之無極;
羲和曦仲,自堯來此,
日中星鳥,以殷中春。
廣祭日升,威名遠播。
往此千年,如日不衰。”
這嗓聲清遠,淵遠甚廣,似乎在讚譽這美好的地方。
白堯或書和風淵辰相互望了一眼,心中既慚愧自己的胡亂一番,又驚歎不知名的聲音,想去尋找聲音來源,也沒找到蹤跡,估計是附近隱民所作。
風淵辰大嘆一聲道:“哎,忘了正事,或書,我們下去吧!”
白堯或書很迷茫的不解,也沒多問隨著風淵辰下了此山。
風淵辰帶著白堯或書到了一片海邊,看著周圍相當隱蔽道“:好了,青兒,去吧!白兄,我們去那邊走走!”
白堯或書很是疑惑,這風淵辰又搞什麼名堂?走走?走啥?
風淵辰把白堯或書拉著走了很遠,然後帶到一座好大的石頭的後面,白堯或書不解的看著風淵辰道:“我們該怎麼做?”
風淵辰道:“站著就可以了!”
白堯或書很是無語的道:“我們跑這麼遠過來,就是為了站著?”
風淵辰很得意的笑道“是的!”
白堯或書看著風淵辰很是無奈,一臉不解與迷茫的望著風淵辰,這風淵辰有點奇怪呀。
風淵辰也沒理會道:“這一片就是隅夷了!”
白堯或書大驚道:“隅夷?隅夷既略,淮淄既道,海濱廣斥,海物惟錯,就是傳說中東方日出之地隅夷?”
風淵辰得意道:“是滴,剛才看到的兩座山,一座是合虛,一座是合谷”
白堯或書急忙問道:“堯王城暘谷古在哪邊?”
風淵辰笑著指著東邊道:“哈哈,就知道你要會問這個地方,沿著海邊朝東走數十里就到了!”
白堯或書望著東方,只是模糊間只看到一座高山,但云霧繚繞看不清真面目,指著那座山問風淵辰:“那就是扶桑山嘛?”
風淵辰點頭道:“是的,那就是扶桑山。”
原來這一片就是東方聖地隅夷了。剛才那一片模糊的高山就是扶桑山,扶桑山有一顆高達三百丈的扶桑木,所以叫扶桑山,可惜這顆扶桑木不知什麼原因毀掉了,但新長出的扶桑木也相當枝繁葉茂。
這扶桑山有一處非常大的天台用來祭祀太陽,扶桑山慢慢的也被稱為天台山。扶桑山旁邊有一座山叫甘山,甘水順流而下穿過山下暘谷後生成甘淵。甘山上有個國家就是羲和國,羲和國東方首領從唐堯時代就被稱作叫曦仲。
當時堯帝命羲和國敬順昊天,並觀察日月行跡,敦化平民,
命羲和國曦仲居隅夷,敬道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