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咚!”
“嗚……”
軍鼓擂擂,角號陣陣!
鐵網山行圍大營中央,王帳前十數丈外的大片空地上,擺著一張張桌子。
桌子上除了放著一罈罈美酒之外,還有擺放著一張張旌旗,一塊塊金牌。
不錯,是金牌。
這個金牌,是從錦衣衛傳出來的。
數月之前,林昭重整錦衣衛,對於錦衣衛力士、校尉、小旗當中,巡街、緝捕、查案、軍訓當中,有卓越表現,或立下大功者,除了提拔官位,賜予賞錢之外,還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由千戶級別的高官親手給他們佩戴金牌,作為至高的榮譽象徵。
那可是純金打造的牌子。
價值十幾二十兩銀子呢。
獲此榮譽的錦衣衛,今後前程似錦。
百姓們也稱之為“金牌錦衣衛”。
由於“金牌錦衣衛”的確是為百姓排憂解難之中立下大功,所以在京城百姓當中名聲極為響亮。
所以很快,這股風傳到了軍中。
這次鐵網山打圍,立下軍功者,除了應有的賞賜,還會頒發金牌以資獎勵。
不遠處,則是隨駕的五方兵馬,依次而列。
除了各留一半人馬看守營地外,在此地的五營兵馬,盡皆在此,總數過萬。
而且,還有諸王公大臣、武勳親貴,都聚集在王帳前的露臺上。
在萬眾矚目間,大周太尉,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特進光祿大夫孟南天大踏步走上居中的石臺,身後有四個持戟的衛士隨立。
孟南天眼光一掃,輕輕一抬手,鼓號聲止。
他立在石臺上,聲如洪鐘,氣若滾雷,聲音低沉渾厚,傳遍了整個營地。
很顯然,這是卓越的內功。
“聖上口諭:華夏尚武,大周以武立國,武為國本,國之柱石,當苦練戰場本領。
昔太上皇在位之時,組織鐵網山打圍,曾一日射殺野鹿百餘隻,親手獵殺猛虎兩頭。眾將士高喊萬歲,遂有威震天下之武備之風。
朕見賢思齊,苦練騎射,亦有所得,此次圍獵,便與最擅騎射者比試。
須知,大周將士,為國之柱石。
周卒強,則大周強。
周卒弱,則大周危。
因此,朕於打圍之前,先設戰局,以覓軍中與朕並肩圍獵之勇士。
自王公武勳以降,至什伍士卒,凡有勇武者,皆可縱馬馳騁,以半日為限,獵殺最多者為勝。
最終奪冠者,朕不吝以天子劍、麒麟服相賜,柄親自頒發金牌,明日與朕共獵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