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數年過去。
在封舟的帶領下,七絕嶺經濟特區經濟非訴訟發展,已經可以用騰飛二字來形容了。
這幾年來,封舟不但帶領百姓加工柿產品,還開發出了瓷器、絲綢等產品,這些產品精緻美觀,遠銷國內外,深受使用者的好評。
有人說,朱紫國的瓷器、絲綢,從質量上說,已經不亞於中土的天朝上國。
便是天竺國、波斯國也不遠萬里,派出使團前來購買。
因此七絕嶺和朱紫國的國庫收入也飛速增長,百姓們也日漸富裕。
藉助經濟增長,七絕嶺的人口也日益增多。
短短數年內,已經有昔日的五千戶,增加到現在的一萬兩千戶,居民近五萬人。
不但有朱紫國內的百姓為了追求好生活,不遠千里去討生活,帶去了豐富的人力資源。
便是鄰國,也有不少人拖家帶口趕來。
這朱紫國七絕嶺的東方,乃是本缽國,是一個小國,產珍珠美玉,駿馬美人,往常因為八百里七絕嶺,兩國交通不便,一向往來極少。
但如今道路已通,兩國的商人開始源源不斷的將七絕嶺的產品運往本缽國,大量的珍珠美玉和駿馬源源不斷的流入朱紫國,而本缽國的姑娘也以嫁到朱紫國七絕嶺為榮。
這樣一來,本缽國日漸奢侈,但國庫收入卻開始減少,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下降。
這一日,本缽國召開朝會。
國王道:“這幾年來,百姓們面有菜色,國庫內也變得貧乏,今年給祭賽國的貢品都幾乎湊不齊了,只怕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了。諸位愛卿,如何看待此事?”
“大王!”戶部侍郎趕快出來甩鍋:“此時是臣已經查的十分清楚,這幾年來朱紫國的貨物在我國大為暢通,把我國的珍珠美玉全部吸走了。”
“不錯!”戶部尚書也道:“大王,這朱紫國著實可惡,在與我國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什麼經濟特區,無論是工坊、種田還是讀書,都享有優惠,以至於許多商人都撲倒哪裡,將這些貨物賣到我國,臣以為我國當做出反應。”
“反應,什麼反應?”國王問道。
“請大王派出使者,質問朱紫國,為何要把什麼經濟特區建在兩國邊疆,他們發展商業,分明是藉助了我國財力,應該予以我們賠款!”戶部尚書慷慨激昂。
眾君臣卻是連翻白眼。
這是你戶部尚書該說的話嗎?
你不想著擴充套件產業,充實國力,提高國庫收入,竟然還指責別人發展國力?這臉皮得有多厚?
不過大家也只是這麼說。
畢竟戶部尚書是站在本缽國的立場上說的。
“聽聞那七絕山的總督,乃是朱紫國太子,素有勇武之名,朱紫國豈會答應我們的要求?”有大臣說道。
“若是他拒絕我們的合理要求,那我們便封鎖邊關,禁止其貨物流入,如此一來,著急的便是朱紫國了!”
戶部尚書信誓旦旦的說道。
“這不可能!”這本缽國國王還是有點理智的。“朱紫國是當世大國,人口眾多,兵強馬壯,若是閉關鎖國,影響了他們商旅,只怕他們興兵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