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彈劾侯孝康的事,朝野上下很快便都知道了。
孝德帝自然大怒,表示要徹查此事。
這麼多年了,清流一直有人想博出位的,不停地彈劾那些權臣重臣,畢竟言者無罪,而一旦成功了,那便是一舉成名天下知。
不過往常都是小打小鬧。
陛下為了安撫群臣,一直對四王八公為首的功勳多加安撫,從未有此雷霆之怒。
但如今隨著他的基業穩固,天子的態度愈加強勢起來。
到了現在,看到天子這般的表態,誰還在意真相如何?凡是有資格說話的人都是紛紛上疏,有說侯孝康擁兵自重包藏禍心的,有說侯孝康貪墨殘暴,荒銀無度的……各種各樣或真或假的髒水都是潑了上去,反正大家都是知道,如今需要對侯孝康不利的東西,真假誰會在意?
天子派出了欽差前往黑遼,要查明奏疏彈劾中所說的種種罪狀,事情到了這一步,結果大家都能料到了。
但眾人還是看輕了孝德帝的手腕。
原來黑遼一帶,地廣人稀,但土地肥沃,朝廷一直鼓勵內地百姓前往黑遼,稱之為“闖關東”。
時間一長,黑遼九省便有了上千萬人口。
於是便有了充足的兵馬儲備。
因為黑遼一帶,主要有三個軍事目標。
一是抵抗北邊的厄羅斯。
二是防止南邊的高麗國。
最後一個則是鎮壓曾經禍害華夏的科爾沁部、完顏部、葉赫那拉部、赫舍裡部等幾個大部落。
所以孝德帝一上臺,便分出了三個將軍,分管三個方向的軍事目標。
修國公之孫,世襲一等子爵侯孝康為黑遼總督。
經過多年經營,這三個將軍已經站穩腳跟,於是侯總督只能接連被彈劾了。
但是邊關之中,最先動的不是黑遼,而是綏遠。
今年三月底,綏遠節度使馬朝星因為去年鎮壓察哈爾部之亂有功,獲封定遠伯爵,在京城大都督府給他掛了一個參議的閒職,令他入京榮養。
這馬朝星當年抱了修國公府的大腿,步步高昇,有了此位。
皇帝要剪除修國公的勢力,自然要清理其羽翼。
所以這馬朝星首當其衝。
但是朝廷公文也是合情合理,他馬朝星就算千萬個不願意,也不能說什麼。
因為他要是敢有異議,駐紮在燕京、包頭的幾位節度使就會對他有異議了。
因為那幾位節度使,都是孝德帝一手提拔的。
於是眾人驚訝的發現,不知不覺間,孝德帝已經完成對全國上下大半關鍵職位的掌控。
更可怕的是,這是短短四年之內完成的。
當然,這種事林昭也只能冷眼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