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舟行諸天 > 第474章 一位道士一座城

第474章 一位道士一座城 (第1/2頁)

參加羅天大醮的除了邀請來的各大道觀的真人羽士,還有臨安府的百姓。

封舟講經說法,宣講教義,一心修行的道士們是聽得開心了,但老百姓們可未必聽得懂。

再說,就算聽懂了,人家也不樂意聽。

什麼“洞真、洞玄、洞神”之類的,說的雲裡霧裡的,要不是他名氣太大,羅天大醮好吃好玩的太多,老百姓們早就跑散了。

封舟要在專業領域裡建立威信,也要兼顧民眾之中的聲望,既要走上層路線,也要在民間揚名。

待到下午繼續講經的時候,封舟笑眯眯地對臺下觀禮的民眾道:“諸位,上午的開示,我看大家聽得枯燥,下午我就說些平時道觀裡嚴禁外傳的道藏吧。”

還指望封舟下午再說些高妙經藏的道士們們聞言就是一愣,臺下的百姓們反倒來了興致,膽子大的都喧譁起來,吵鬧著讓封舟講那“嚴禁外傳”的道經,甚至有人在底下亂猜,說這封真人莫不是要講雙修不成?

一下子就把百姓們的注意力吸引起來了。

作為一個名聞遐邇的道士,馬上就要舉行佛道之辯的真人,封舟哪怕黃帝內經研究的再深刻,再熟悉雙修之功,也不可能在羅天大醮上亂說。

否則一旦事情傳揚出去,他不但會被打成異端邪說,也會在未來的辯經之論上天然的站在弱勢的地位。

他將手中拂塵輕輕一擺,朗聲道:“大家都說我道家真人,能前算五百年,後算五百年,中間能算五百年。貧道不才,今日就說一下五百年後,四川峨眉山,乃是蜀中有名的一個勝地。昔人謂西蜀山水多奇,而峨眉尤勝,這句話實在不假。西蜀神權最勝,山上的廟宇寺觀不下數百,每年朝山的善男信女,不遠千里而來,加以山高水秀,層巒疊蟑,氣象萬千,那專為遊山玩景的人,也著實不少……”

光是講經說法,庸碌百姓們又豈會記住封舟的名號,於是他便說起了後世的那本開山祖師般的鉅著《蜀山劍俠傳》,裡面加了宋代人能聽懂的笑料,一番表演下來,臺下的百姓聽得是如痴如醉。

當年封舟還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便和還珠樓主李壽民成為莫逆之交,與他一起討論這本書不止一次,可以說這本書的內容深深地印在腦海中。

這本書對道、釋、儒哲思糅合的獨到見解,無論寫景造境、敘物述人,文采繁富典麗、奇詭紛陳,每有精彩的描寫,奇句妙造,令人感覺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讀來真要屏息凝神、一氣呵成,又歎為觀止、匪夷所思。

更關鍵的是,書中以一個小輩人物為主角,透過她的種種奇遇,最終成為傑出弟子的故事。

要知道任何一部優秀的作品,能夠獲得大眾喜愛的,無一不是因為書中的文筆性和趣味性,封舟選擇這本書作為開壇講法的殺手鐧,就是用來吸引廣大百姓。

其實他之前有過想法,把《濟公傳》改編成道士傳,用來護佑臨安百姓,但是轉念一想,這道濟和尚在臨安的名頭太過響亮,有心人很容易聽出來,太容易引發因果,為智者所不取。

只要封舟在講這部作品的時候,將裡面的與朝代相關的東西模糊處理,就足夠了。

《蜀山劍俠傳》當然算講經,因為有高僧和道士講經說法的時候,也會常講些“因果錄”一類的因緣果報故事來警示世人。

不管是佛經,還是道藏,裡面也有種種精彩的小故事,蘊含著各種人生哲理,事實上,只要向廣大百姓們宣傳扶危濟困、懲惡揚善的,便是一場功德。

而且封舟這一場講經,採用的是評書的方式,

評書是一門門語言藝術,比相聲還講究說學逗唱,起源於唐朝,興起於大宋,發揚於市井百姓之中。

但在這個時代,評書的藝術表現形式比較單一,遠沒有後世的豐富多彩,封舟所講的內容,可是才用了後世許多評書大家的的心血結晶,然後再用自己的辦法下表達出來。

在封舟的口中,故事情節曲折離奇,下一步發展總是出人意料,有著很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讓人聽了欲罷不能。

所以在臨安百姓看來,這簡直就是大宋朝的爽文,越聽越有意思,越聽越想聽。

等到了那月上樹梢,天色漸晚,封舟將鎮壇木當做說書人的醒木,輕輕一拍,來了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便施施然轉身走了。

臺下百姓齊齊哀嘆一聲,只覺得意猶未盡,久久不願離去,哪怕封真人下了講經臺轉回後殿休息,聚在丹宵宮的百姓們仍是人山人海,指望封真人能返場再說一段。

最新小說: 我的師父強無敵 天榜 最狂瞎子:退後我要開始斬神了 另類修仙的我,氣哭百萬修士! 巫墟 御獸從旅行青蛙開始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 被挖靈骨,她帶三千神獸殺瘋了! 劍客! 混沌戰體你不要,化身邪神你哭啥 輪迴術士 命格吞噬:九域弒天 混沌神瞳 治癒s級雄獸,惡雌逆襲成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