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舟行諸天 > 第217章 劉備之仁

第217章 劉備之仁 (第1/3頁)

晚上,封舟躺在床上,想象自己白天的情景,知道自己三年蟄伏,終於在蜀漢集團當中邁出了第一步,想想心裡還是有點小激動。

儘管他做過紅色資本家,也做過一人鎮一國的大將軍,但是對於自己的便宜老子劉備,有著極深的敬仰和欽佩之心。

當封舟穿越到大明朝的時候,他開始對正德皇帝是十分欣賞的,以為他一心重建武勳,遏制文官,加強君權,重振大明。

但是他錯了,正德皇帝打贏應州一戰之後,就更加肆意玩樂,對文官體系就沒有做任何遏制動作,後來折騰寧王的那一幕,完全是一個頑童皇帝的做派,徹底寒了封舟的心,。

他當初承諾嶽不鳴壯大華山派,其實內心深處就是不相信嶽不群真的是一個偽君子——怎麼可能裝了幾十年,連枕邊人都騙得過的偽君子?

但是封舟資助華山派強大之後,卻發現嶽不群雖然不算偽君子,但也是小格局,只會待在一畝三分地裡,完全是小家子氣。

不到晚年,也不肯將那幾本經書傳給來幾個心腹弟子。

封舟經歷了這麼多世界,一心只想和英雄豪傑相處,但看到華山派所重非人之後,便隱居金陵,絕足不去華山。

到了這個世界,封舟用了三年時間,徹底認清了劉備的真面目——真正的當世豪傑,真正的胸懷天下,真正的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的雄才。

不僅如此,他還深受百姓擁戴,萬眾敬仰,豪傑歸心。

劉備最大的品質就是從小胸懷大志,而且為了這個志向百折不撓。

少年時因為他人嘲弄便唾棄起兒時夢想的人,不會理解一個織蓆販履的女人的兒子,竟然敢說出“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青年時任由他人欺壓而不敢反抗,自己漸漸磨去稜角任由熱血冷卻的人,不會理解世上有人竟會衝冠一怒鞭打上司,然後掛印而去。

及到中年,啤酒肚後的那顆心早已死去,開口只剩下人情世故,偶然在酒桌上的故事中得知曾有人為髀肉復生而落淚,不禁嗤笑他是傻子,年過半百的人了,吃吃喝喝多好。

白髮蒼蒼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回想起不得意的一生,攥著兒女的手,告訴他們只有自私自利才能生存;腦海裡不禁意回憶起那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呵,說這句話的人一定很虛偽吧?

因為自私,所以不相信有人會拒絕他人拱手送上的偌大基業。

因為自利,所以不相信有人在生死存亡之際依舊對追隨他的“累贅”們不忍相棄。

因為生在太平世,所以聽不見徐州數十萬冤魂的哀嚎,不懂得“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的辛酸。

因為生是太平人,所以認為見多識廣的自己若逢亂世,定然會是“橫槊賦詩”的豪傑,而不是虎豹騎鐵蹄下的無名白骨。

說到底,只是他們做不到罷了,翻開史書看到上面已然身故的英雄,第一反應永遠是“那怎麼可能是真的?”

只有這樣才能寬慰自己“反正天下烏鴉一般黑”“大家都一樣”,來麻醉那顆日漸鄙陋的心。

他們不會承認有的人至死仍是少年,因為那是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星,耀眼到會讓本就晦暗的他們完全湮滅。

劉備不僅百折不撓,而且真的擁有人主應該具備的寬仁之心。

有人評價《三國演義》寫的一個疏失是:“欲顯劉備之長厚而近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但畢竟《三國演義》是,面向讀者是老百姓。

羅貫中無法在裡描述諸葛亮用心平而勸誡明、撫民之幹、理戎之才,只好讓諸葛亮沒事放個火、禳個星、借個東風,玩個錦囊。

這類似於我朝教育,無法讓普羅大眾明白總理折衝樽俎的大才,只好描述睡衣補丁、機智地回答外國記者。

同理,羅貫中很難描述劉備之仁,只好讓他到處哭鼻子,丟孩子,打仗靠兄弟,沒事裝孫子。

所以就錯了。

《三國志·先主傳》裡,只有一處描寫他哭泣:

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典略曰:備過辭表墓,遂涕泣而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

最新小說: 玄幻:重瞳融合輪迴眼,一招一個須佐真龍 仙界兇險:我苟在高武亂世顯聖! 我的師父強無敵 天榜 最狂瞎子:退後我要開始斬神了 另類修仙的我,氣哭百萬修士! 巫墟 御獸從旅行青蛙開始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 被挖靈骨,她帶三千神獸殺瘋了! 劍客! 混沌戰體你不要,化身邪神你哭啥 輪迴術士 命格吞噬:九域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