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日之後,無論是班裡還是學校裡,再也沒有人來找封舟的麻煩。
而封舟也沒把一幫小孩的胡鬧放在心上,學習之餘,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形意拳上。
其實修煉武功,修煉形意,修煉八卦,都是為了挖掘開發身體中的寶藏。
封舟為了活命而練武,為了健康而練內家拳,此時已經開發出暗勁,進而達到虎豹雷音的地步,已經屬於武林中人罕見的佼佼者。
但是要想徹底的把內裡的病症消除,還得繼續進步,繼續修煉。
按照宮寶森所說,當一個人能夠將身體中的勁氣修煉到神意一動,勁氣自生的境地,他就有了成就先天的可能。
這一日,大堂。
“封舟,沒想到短短兩個月,你竟然掌握了形意拳的技巧和關隘,接下來就是日復一日的練習、揣摩和熟悉了。”
“多謝師父悉心教導。”
封舟拱手施禮,語氣真誠,發自肺腑。
這幾個月內,封舟完全闖入了一個新的武學領域,宮寶森的每一句點撥,每一句解答,就像為他開啟了一個新的天地,讓他時時感到陣陣秒悟。
“封舟,你學武是為了什麼?”宮寶森坐在那裡,手裡握著一把摺扇,輕輕的拍打著手心。
“弟子當初說過,一是為了向武之心,二是為了華夏之崛起。”封舟答道。
“嗯。”
宮寶森點點頭。
他知道明白自己徒弟的志向,以他的經驗,也能看出自己徒弟其心之誠。
因為心誠,所以練武的時候十分專心投入。
因為心誠,所以即使回到華夏,也要讀書求學。
他行的是“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路線,說不得可以走出一個救國的康莊大道來。
雖然前路漫漫,但宮寶森對自己的徒弟充滿著莫名的信心。
這份信心,比相信馬三的未來還要強。
因為封舟走的這條大道,是超越了武學的大道。
無論是胸襟還是立場,亦或是格局,都比他這個武人要強。
這是種無法說清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他也是到了這個年紀,經歷了生死浮沉才漸漸的懂了一點點,但封舟不過是十七歲的少年,就已經不惜做出萬里回國的壯舉。
他宮寶森在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只是一個為了討生活,到處賣本事的武人而已。
“你的形意拳已經到了一定的境界,接下來要讓你的手腳更加靈活,所謂意到氣到,氣到手到。便是這個道理。”
第三天,宮寶森讓老薑安排人,在後院中擺出了二十四個水缸,每一個水缸中都放滿了水,水缸周圍很滑,人走到生面幾乎撐不住身體,一不注意就會滑落水中。
封舟的任務便是走水缸,要在上面自如的完成奔走、轉身,跳躍、揮拳的地步,才算小成。
其實封舟在哥譚的時候,便也經歷過類似的訓練,身體平衡性掌握的十分厲害,因此能夠很快在上面站穩。
但宮寶森當然不會放縱他,所以很快加了科目。
讓他抱著大水桶在上面行走,並且將水從這個水缸,倒進另一個水缸當中。
如此週而復始。
……
晚間,月華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