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的故事發生在英國,而英國又是發達國家最注重民族和等級的國家之一。至今都有王族和平民的區別,這就給主人公們的婚姻問題埋下了伏筆。”
封舟侃侃而談。
“哈利波特小說中對人物外形的描寫其實非常有限,但有一點一定是會提到的,那就是髮色。博特家是黑色,韋斯萊家是紅色,馬爾福父子是淺金色,而赫敏則是一頭褐色長髮。這也就暗示了他們來自不同的民族。”
“英國的民族組成比較複雜,公元前54年,凱撒大帝把不列顛島劃為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並把當時的土著人以拉丁語,凱爾特人命名。英國的文明史由此開啟。後來,多民族的日耳曼人衝散了羅馬帝國,瓜分了凱撒曾經控制過的土地,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來到了不列顛島定居,開始了對原著民凱爾特人的征服。而羅馬人、日耳曼人、凱爾特人的髮色分別是黑色、淺金色、和紅色。”
“馬爾福第一次見到羅恩就開始冷嘲熱諷,卻對哈利不敢多嘴,這不是什麼主角光環,而是作為征服者日耳曼人後裔的馬爾福自然看不起被征服的凱爾特人後裔羅恩。而哈利卻擁有和凱撒大帝一樣的髮色,作為歐洲文明史裡最高貴的羅馬血統,馬爾福當然不敢多嘴。而擁有一頭褐發的赫敏是英國最常見的平民髮色。”
“哈利是高貴的羅馬王室,馬爾福和羅恩是平起平坐的貴族,而赫敏卻是最不起眼的平民。英國上流社會的通婚從來沒有超越過一個階層。所以王室血統的哈利可以和貴族韋斯萊家的金妮結婚,而羅恩也可以迎娶平民家的赫敏。但哈利和赫敏卻因為跨度過大註定不能在一起。當然,以上只是基於血統觀念,對哈利波特婚姻觀的一個分析。”
封舟在講臺上侃侃而談,教室裡也逐漸安靜下來,而張老師的臉色漸漸白了起來。
他是一個從英國留學兩年,能在南開大學擔任老師的青年,對於英國的環境怎麼可能不瞭解?
只要這麼一聽,便知道這個封教授說的頭頭是道。
那麼很自然,他自己的質疑就是無理取鬧了!
“我們再回頭說,哈利學的到底是什麼專業。我們知道,霍格沃茨是所魔法學校,當然是學“魔法”的。問題是,現實生活中“魔法”到底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霍格沃茨包括四大學院,哈利三人組所在的學院叫做“格萊芬多”,那麼什麼是格萊芬多呢?”
他話說到這裡,頓了一下。
眾人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但也有人看到,在場的幾個大鼻子洋人,眼中竟然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封舟掃過一眼,將眾生情景都收在眼裡,繼續說道:
“凡是關注政治的英國人應該瞭解,霍格沃茨的四個“學院”,原型就是英國法律界著名的“四大律師學院”:林肯、格雷、內殿,和中殿律師學院。
沒錯,哈利波特是學法學的。
這裡的“學院”,英文為 inn,其實翻譯成“行會”更準確,這四個學院成立的時間都很早,最晚的格雷律師學院也在公元1569年成立了。因此傳統上,這四個學院都是師徒制的,就像我們京劇的“科班”,老師和學生吃住都在一起,共同學,同生活,每個學生必須經過若干次“聚餐”才能畢業。”
“其實律師學院的學生聚餐,是律師學院教學的一部分,法學不是簡單的法律條文,更重要的是人的交流,也就是霍爾姆斯所謂“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這種聚餐就是法學院內部交流的一個重要的途徑。這種餐會非常的有名,以至於成為英國通俗文化的一部分,英國人一讀到這個場景,就能猜到哈利的專業了。
“哈利選了很多課,其中也有很多是有原型的,比如據說是遭受詛咒的、老師都要出些意外的“黑魔法防禦”課,對應什麼法學課呢?”
“只要結合上下文,然後聯絡英國的實際,就會知道,這“黑魔法防禦”課,就是刑事訴訟法,而所謂的魔法,就是“犯罪”!也就是說,哈利所學的專業,對應到現實當中,就是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