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萬,即便在帝都這樣的城市,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白大師,我,幫我看看。”
“白大師,幫我看下,求你了。”
“白大師,哎呀,別推我,白大師幫我看下吧。”
一些人瘋狂的向前湧動,他們手上都抱著“寶物”,是專程來這琉璃廠找人鑑定的,也有剛從店鋪裡淘寶出來的自認為“真品”。
保鏢攔下了一些人,但依然有一些人衝破了阻擋,來到白大師身前。
“這瓷碗釉層較厚,瓷胎卻薄,表面是質感通透,是真品,但保養不當,釉面已經破損,卻是可惜了,只能值個一二十萬了。”
“你這白玉瓶是假的,汝窯的特點是‘其色暖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若螃蟹,底有芝麻小針眼。’雖然這白玉瓶仿造的很像,卻也因為太追求完美所以暴露了它是假的。要知道在宋朝,可沒有現代的技術將一切做到完美。這造假者卻是忘了,殘缺有時候也是一種美。”
“你這梅瓶是假的,雖以均窯的手法進行仿照,但是卻少了一道程式。要知道均窯的瓷器都是分兩次燒成,一為素燒,出窯後施加釉彩再進行第二次燒紙。故而均窯的釉色為一絕,千變萬化、奼紫嫣紅極為美麗,但瓶身卻是古樸簡單,是因為第一次素燒形成底子。但你這梅瓶太過於花哨,一看就是一次成型,故而是假貨。”
白大師很是平易近人,凡是衝破保鏢阻攔到他身前的鑑寶群眾他都一一為其指點、點評真假,說出的評語也是深入淺出,讓人信服,專業素養極高。
即便是那些被辨認為假貨的群眾,有的臉色難看發青,有的身子顫抖臉色發白,但依然對白大師點頭致謝。
“好了,還請諸位讓老夫休息休息,畢竟年紀大了,架不住這麼一直給大家點評。”
白大師微笑著朝著四周拱拱手說道,隨著他的話那些還想衝破保鏢阻攔的鑑寶者也不好意思在繼續下去,一個個停下了腳步。
四周的群眾也紛紛誇讚大師。
“白大師不愧是我們琉璃廠走出去的大師級人物,這脾氣、這氣質,哪個敢說白大師不好我跟誰急。”
“平易近人,知識豐厚,眼光獨到,怪不得就連中央臺的鑑寶節目都需要白大師去坐鎮。”
“大家也別太麻煩白大師了,讓白大師歇歇吧。不然把白大師累倒了,他下次可不會再來我們琉璃廠了。”
人群說著誇讚的話語,前方的人群也紛紛主動幫著白大師的保鏢維護秩序,流出一條供他們通行的道路。
這一幕,可見白大師在琉璃廠的人氣之高,很得人心。
“不服,我不服啊白老鬼,你就是個人面獸心的面子,你這沐猴而冠的小人”
忽然,人群中響起一個淒厲的聲音,讓這一幕和諧的氣氛被打破。
誰?
是誰?
是誰敢在這樣的氣氛下攻擊白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