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一部拙劣的仿作!”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時候你會恍惚自己看的不是《夜店》,而是《偷拐搶騙》、《羅拉快跑》、《低俗》、《功夫》、《英雄本色》等等等等。”
“只看這片子,也知道導演一定是在蓋裡奇、昆汀、周星星、小馬哥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80後。給人的感覺就是導演東扯一點,西扯一點,勉強把整個故事拼補好就算大功告成了。”
“可誰叫它是小成本的處女作呢?導演躺在處女作的保護符下,肆意山寨。”
“女主可太不會演戲了,不要抱怨沒有發揮空間,不行就是不行,作為一個花瓶,居然還不夠漂亮。”
“男主發揮中規中矩,我很懷疑他在電影裡的作用是不是賣萌,唯一的亮點是結尾處的那聲,我喜歡你。他們倆真的不是情侶嗎?”
“胡戈,一個只會樂天的偶像派,導演恨不得讓他脫光了,去吸引女粉絲。”
“整部電影,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黃博和徐爭倆人持槍對峙的畫面,雖然有模仿的成分,但真假槍,和真假劫匪的設定,還是讓我很驚喜。”
“這段情節讓我感覺到,導演還是用了心的,他仍然想講好一些故事,而不是一味的山寨。”
“所以我仍然推薦大家支援下這部電影,一來真的很好笑,二來我們也需要更多這樣的電影,這對整個天朝電影都是一件好事。”
“只是,當天朝的一線導演,都在山寨好萊塢大片,中國的二線導演在山寨好萊塢“非主流”的今天,天朝電影的真正方向和特色,到底在哪裡呢?”
“《夜店》這部電影,讓我再一次陷入了這個問題的沉思。”
……
愛電影的人,仍然很多。
《夜店》的致敬,或者說是山寨,還是被一眼看穿了。
然而那些諷刺、批評的影迷們,居然開始推薦起這部電影來了。
不為別的,就為徐爭、黃博和周瑾三人,當初頂著壓力,重新構思劇情的那點誠意。
誠意不是靠嘴說,而是融入在電影裡。
你用了心,大家就真的能看得見。
於是,首日票房300萬——
這個成績,是粉絲們對胡戈,對黃博,對徐爭,甚至是對劉思思和周瑾的支援,得出來的。
黃博很欣慰,畢竟投資才250萬啊。
照這個成績,回本是沒問題了,就看賺多少了。
一般來說,電影的首日票房是最高的,後面都會一路下滑。
可誰也沒想到,到了第二日,《夜店》票房居然不降反增,居然達到了500萬!
首日的時候,《夜店》大約拿到了20%的排片,可到了第二日,就增加到了30%。
這個成績驚掉了一地眼鏡。
黃博激動得顫抖起來,照這樣下去,拿個兩三千萬票房,不是夢啊。
雖然有點玄幻,可想一想,似乎也並非不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