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之上,蠻山宗內搖光分院。
搖光院主與冬至對立而坐,兩人皆是默然不語。搖光院主看著眼前的少年,心中也是一陣糾結。
‘道陣’之法在‘清淨道天’也算是赫赫有名,但是與‘顓頊帝藏’相比,卻是少了太多太的分量。'顓頊帝藏'的傳承可是五帝之一的'顓頊大帝'的無上傳承。傳聞'顓頊大帝'年少之時,便曾有諸多道統向其丟擲橄欖枝,想要將他收入門牆。而那些道統都不是一般的靈宗仙門,皆是跨過數個紀元的無上道統。宗門內都是有著不可言說境界的大修士,倘若能得到一些無上強者的指點。修行之路不知道能除去多少的坎坷彎路。但是‘顓頊大帝’卻是全部婉拒,堅持本心修行,感悟天地。堅信自己可以修行並且開創出屬於自己的無上法門。
'顓頊大帝'年少之時便可橫擊老一輩的大能。而據傳說,在顓頊大帝巔峰之時,他橫推諸天,鎮壓萬古。一身修為震古爍今,驚豔了整整一個時代。據說曾有不知名的蓋世生靈跨過時間長河,湮滅了歲月的偉力,與顓頊大帝席地而坐,論道數載。當時的顓頊大帝在‘清淨道天’稱之為鎮世大帝。鎮世,便是鎮壓一世。大帝,便是至高無上。顓頊大帝在晚年氣血衰敗之時,‘清淨道天’中的一些無上道統皆是蠢蠢欲動。曾經能夠隻手遮天、呼風喚雨的靈宗仙門,被顓頊大帝壓制了太久的歲月。一些膽大包天的宗門竟然妄想弒帝,但顓頊大帝卻在晚年即將坐化之時終於開創出了一個屬於自身的法門:‘道陣’!
這’道‘之一字所蘊藏的含義時至今日依舊是無人可解。無人見過'道'。傳言這’清寧、清淨、清幽‘三大道天,便是'道'的演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一、二、三,也並非具體指的某樣事物,而是表示'道'在創造萬物的過程。而顓頊大帝晚年之時便一直在觀察、尋找萬事萬物的運動演化軌跡。在顓頊大帝的眼裡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風無人扇而自動,水無人推而自流,草木無人種而自生。這等等的一切一定有著自身的規律。倘若發現世間萬物運動時產生的’道‘的痕跡,並加以利用,那定然可以成為世間的無上法之一。
古籍《五帝本紀顓頊帝》中記載道:“帝言:'悉徵靈圉而選之兮,部署眾神於搖光'。而後言出法隨,搖光星上霎時金光萬道,瑞氣千條,疑有真仙法相臨於窮桑,聆聽帝命。數息之間,群敵授首。“說的便是在顓頊大帝即要坐化之時,數個無上道統之中的恐怖生靈齊聚窮桑古都,想要弒帝。但是這些生靈皆是連帝顏都未曾得見,便被顓頊大帝佈置的'道陣'擊殺在窮桑古都中。這些生靈中甚至有存在了數’元‘之久的恐怖存在。即使顓頊大帝處在氣血衰敗之時,但能與之搏殺之人也定然是遜色不了幾分的恐怖存在。但數位可與大帝搏殺的恐怖存在,卻是被顓頊大帝部下’道陣‘所絞殺。由此可見這'道陣'的恐怖驚人之處。
此戰之後顓頊大帝的真身法相再也沒有在世間顯化,據說是坐化在了某處不知名的古地之中。而顓頊大帝之子窮蟬,卻是將顓頊大帝的’道陣‘中的一部分法門傳承下來,而窮蟬也被如今的蠻山搖光院尊為師祖。’清淨道天‘中的諸多靈宗仙門皆知蠻山宗內搖光院有著'道陣'的修行法門。認為這’道陣‘便是捕捉蒼穹中的萬千星辰執行的'道痕',從而藉助萬千星辰轉化殺伐之力。但唯有搖光、天樞二院的院主知曉,這'道陣'如若只能調動萬千星辰的力量殺敵,有何必稱之為道陣,稱之'星陣'即可。真正的'道陣'法門,藏於'顓頊帝藏'之中,當年的顓頊之子窮蟬不過只得駕馭星辰之法,遠遠不得’道陣‘法門的真髓。倘若是真正的'道陣',藉助世間萬物的’道痕‘,無不可成陣者,蠻山宗只得一角‘道陣‘的法門便可在’清淨道天‘稱雄,倘若是得到全部的’道陣‘法門。說不好可以橫推世間,做到真正的君臨天下。
更有傳言顓頊大帝晚年間並未坐化,而是在創出'道陣'這一無上法門之後,便踏出了最後的終極一步,一手便崩碎了'清淨道天'的所有大道枷鎖,如今更是已經身在傳說中才存在的'清幽道天'之中,萬古不朽,與道同存。而蠻山宗搖光院主所說的'顓頊帝藏'乃是窮蟬祖師所留下的一處'須彌界'。之所以稱之為須彌界,便是這須彌之意取自佛門的觀點,佛門曾有高僧說過:“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須彌山其高八萬四千由旬,這一由旬相當於一隻公牛走了一天的距離。這八萬四千由旬可想而知這須彌山有多麼雄偉。而芥子形容的便是青菜的種子。須彌藏芥子不足為奇,但是芥子卻可納須彌,這便是無上的神通。而‘顓頊帝藏’便是一處‘須彌界’。這世間萬物皆可以無上神通祭煉成界,而‘顓頊帝藏’乃是一條玉帶,唯有歷代的‘清淨道天’之中的搖光院主才可佩帶。而‘清淨道天’的萬千宗門只知曉蠻山宗內有‘道陣’的修行法門,但並不知曉‘顓頊帝藏’也藏身於搖光院中,五帝傳承這種驚天大秘,如今卻是被人知曉,如何能不讓搖光院主驚駭莫名!
“冬至,我且問你。那紫發青年在你心中是何位置?”
“我原本不過是一渾噩度日的平凡少年,而如今卻能身處仙門之中,甚至日後可以走上仙途,全憑那紫發青年的指引。於我而言,將紫發青年稱之為再生父母也並不為過”
搖光院主聽後卻是心懷快慰,眼前的少年不過十二三歲,但是卻明白知恩圖報的道理。他知曉少年心中一定藏著什麼,但是少年心裡藏著清風明月還是汙泥濁水,才是搖光院主關心的重中之重。看著搖光院主臉上的笑意,冬至的回答應該是很符合他的心意。
“那你既然入我蠻山宗,日後便要生活在宗門之內。而我便是你的授業恩師,倘若是你的再生父母要你殺掉你的授業恩師,那你又該做如何決斷?”
“父生之,師教之。二者皆對冬至有大恩,倘若是有朝一日,授業恩師與再生父母之間生死相博。冬至唯有捨去自身性命,兩不相幫,雖不算還了恩師父母的恩德,但即便再入輪迴之中,來世也定能還做一個坦蕩之人。
搖光院主聽後心中更是滿意,眼前這冬至入了蠻山宗的一月有餘,他卻未曾見上一面,冬至的形象在他心中一直都是有些驕躁的模樣。可今日再見,卻是覺得冬至已經變得溫文爾雅,彬彬有禮。這又如何能不讓搖光院主欣喜驚訝。
“我蠻山宗在這一方道天之中,不過駐留而已。蠻山宗的根基幾乎全部都在‘清淨道天’之中。之所以要在這‘清寧道天’駐留,便是為了要等候'紫薇仙門'中的天驕堪破矇昧,踏破輪迴。而你口中的紫發青年,多半便是紫薇仙門中的那名天驕。此事藏有諸多絕世大能的驚天算計,便是我蠻山宗也未見得能夠開罪的起那些存在。所以我也不便再多說什麼,至於那紫發青年既然與你提及到了’顓頊帝藏‘,我也不好再向你隱瞞。這顓頊帝藏無非是'顓頊大帝'的畢生傳承,至於傳承的是修行的法門還是世間的至寶,全憑自身氣運的薄厚。倘若你想得到顓頊帝藏這般無上造化,你需立下重誓,終身不得做出任何對不起宗門之事。你可否能夠做到?“
“冬至立誓,蠻山宗若不負我。我此生亦不負蠻山宗。若是我冬至違背誓言,那便沉淪萬世輪迴,天地共棄之。“冬至聽完搖光院主的話後便開口說到。
搖光院主聽完冬至所立下的誓言,心中不禁也是有些動容。這冬至已經是步入'靈醒'之境的靈士,不再是曾經的那個渾噩懵懂的少年,定然是知曉大道對修士的約束。倘若冬至違背誓言,那終其一生也是問道無望。想到這些,搖光院主心中更是堅定了幾分。而這冬至身懷至少六品以上的蓋世靈根。日後破靈晉仙之時,六品的靈根起碼可以轉化為六十道驚世仙脈,到時就算是逆行伐上也不是不可能之事。如此仙苗能夠落入蠻山宗內,而且還進入了搖光院中,也算得是蠻山宗的福分。倘若是日後冬至成長起來,為蠻山宗在’清淨道天‘掙上一個霸主之位也是極有可能之事。
“好,好啊!那從今日起,你便是我蠻山搖光院的正式弟子。'清寧道天'的蠻山宗內唯有一代弟子,除去弟子便是長老、院主。蠻山宗與其餘的宗門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教導門內弟子之事。我蠻山宗並非為一師教一徒,而是數位長老輪流為院內弟子傳道解惑。此生你若是不負蠻山宗,我蠻山宗定然傾盡全力,助你走上仙途,絕不私藏分毫神通法門。我宗門弟子修煉心境的法門,便是與紫薇仙門一脈相承的'道藏',等你通讀'道藏'之後,便可修行神通法門。'道藏'中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部,共計一千二百九十九卷。我搖光院內正式弟子之下只傳道藏中的十二部。而若是正式弟子,皆有數位長老共同講授三洞、四輔之中的真意。“
搖光院主還想繼續說些什麼,但是忽然看到冬至從懷中取出一物。搖光院主定睛一看,臉上便浮現出了古怪的神情。冬至手中所持一本皺皺巴巴的泛黃書籍,上面還隱隱約約的浮現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不是'道藏'又是什麼?難不成冬至當初在山門前時,說紫發青年賜予他的古本便是他手中所持的'道藏'不成?
“你手中所持'道藏'可是當日紫發青年所賜?“
“是”
“數月之前你已經通讀一遍?”
“囫圇吞棗的讀了一遍。”
“這一千二百九十九卷你已然全部讀過?”
“若是不論精細程度,那便算全部讀過。”
“..............................”
“院主,可是有何不可麼?”
“並無不可,只是你在讀道藏之時,身體可有異樣的感受?”
“並無異樣感受,只是這道藏太過浩瀚,從中更有諸多的不解,遇到不解之時,心中變會甚是煩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