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深嵐何等人物,豈能不知就裡,事到如今,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他以成德營田副使的身份四處奔走,一面痛斥王庭湊的暴行,為王氏抱怨叫屈,一面為李茂鼓與呼,又為成德描繪了一個嶄新的未來,說服豪強接受新主。
李茂在幽州聽聞莫深嵐的所作所為,頓時心生好感,便借為王氏家族死難者舉辦祭禮之際,在恆州專門見了莫深嵐一面。
莫深嵐進士出身,舊日曾作過水部郎中,人情練達,談吐風趣,看人看事常有獨到的見解,李茂深為折服,遂上表保舉為遼東節度使。
王庭湊人頭送達長安之際,奉詔討伐王庭湊的多數大軍都還在北上的路上。
成德,河北三雄鎮之一,虎狼之地也。
王庭湊和李茂都是當世魔頭,誰都不是好惹的主兒,自然是能拖便拖,誰也不想去做出頭鳥,讓人一箭射殺。
便是近在尺咫的魏博也遲遲沒有出兵,史憲成率軍兩萬磨磨蹭蹭一個月才從魏州抵達貝州,從此紮下了根,再不肯向前一步。面對著冀州一座空城,史憲誠聲稱是空城計,遲遲不肯出兵攻取。
魏博此番出征的最大收穫是斬殺了王庭湊麾下大將王振萬,王振萬在深州城外脫身後,來到冀州,整備兵馬欲回恆州,因軍械不足,便往貝州來求救,希望史憲誠看在舊日的情分上支援他一些,史憲誠將其軟禁在營中,好吃好喝待著,就是不準其走。
後得知王庭湊在太行山下被錢多多射殺,便將老朋友牽出來斬首示眾,對外宣稱取得大捷殺敵一萬,斬殺敵軍大將王振萬,以此向朝廷邀功請賞。
在此前後,又有人勸他趁恆州混戰之際,派兵佔據德、棣二州,史憲誠不為所動,回道:“德州、棣州兵微將寡,奪取不難,難的是奪取後怎麼防守兩州是溝通幽州和淄青,你以為李茂會不會要南北夾擊,你們誰能守得住”
眾人皆無言以對,魏博現在的策略的上不與朝廷為敵,北與幽州交好,不過成德這個共同敵人消失後,這種友好關係還能維持多久卻是誰也沒有把握,只不過上面策略沒變,主帥毫無信心,誰又敢再說什麼,只好屯兵貝州無所作為了。
魏博近在咫尺尚且不敢從李茂口中奪食,其餘各鎮誰又吃了雄心豹子膽跑去跟李茂一較高下,各鎮雖然沒有跟幽州直接交過手,但跟李愬多多少少都打過交道的,李愬被王庭湊輕易擺平,王庭湊又被李茂輕易擺平,自己有多少斤兩據此可以做個估量。
結果是聞聽成德戰事已平,各鎮紛紛回兵本鎮,三伏天行軍實在是苦不堪言,掙朝廷一口糧吃把命搭上實在是大大的不划算。
長安獲知各鎮自行退兵,也是無可奈何,法不責眾,難道把違令的節度使們都抓起來軍法從事了,普天之下,誰又有這麼本事
朝中諸大臣深知朝廷對成德局勢已經失去控制,因此不管是當初主戰的還是主和的都希望儘快結束河北之爭,大家繼續過太平日子。河北雖然仍舊混亂,淮西、淄青等地畢竟已經太平,長慶朝的日子比元和初和貞元年間好過多了。
放著太平安穩的日子不過,非要去跟李茂較勁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豈止是不明智,簡直就是太蠢。
李恆幾乎一字不易地同意了李茂所請,起用莫深嵐為遼東節度使,論資格勉強也夠,反正遼東地方也沒人願去,就便宜了這老小子。
李愬調任營平觀察使,算是對其失軍的小小懲罰。
王庭湊雖已身死,仍要褫奪一切官爵,誅滅九族。
追贈王昱檢校太子太保,王瀟檢校吏部尚書,三位夫人也各有追贈,遣使赴恆州主持祭奠,再遣使赴幽州為李茂加官進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