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沐、李公度接引李師道入軍府主持軍務,李方連夜返回鄆州說服李氏宗親,由李師道出面收拾殘局,李袞則借李師古賦予的權力約束銅虎頭內部不得輕舉妄動。兵諫因此成功,李師古丟掉了淄青軍政大權。
李師古失權後不久,李茂即被解除了西京都領兼京西監督的職務,若非李雅城、李兢陽奉陰違,林英並非李師道親信,李茂能否平安回到淄青實在是個大問題。
“大行皇帝寵信宦官,宦官因此得勢,宦官也並非一無是處,有些人,比如楊志廉這樣的,還是很有才幹的。牛柏丹遊走於河朔諸藩之間,遊說、收買一些人為他所用,目的是為朝廷將來對河朔用兵打前站,不得不說,這個人還是很有遠見,有宰相之才。他哄你幫師道架空我,取代我,歸根結底是要把淄青十二州歸還朝廷。這個我不怪你們,我早說過,淄青是大唐的淄青,只要朝政清明,我立即奉還版籍,去長安請罪。”
李師古說到這,嘆息了一聲,招手喚蘭兒去拿金瘡藥,不多久夏瑞和捧著藥罐走了進來,李師古取藥為高沐治傷,夏瑞和捧藥罐侍立一旁,蘭兒穿梭支應。
高沐感動的淚又湧了出來。
夏瑞和雖無名分,在李師古的心中卻很重,自李師古失權後厭於見客,唯獨肯到夏瑞和這來。且每來必要留宿。
包紮完畢,高沐擦擦淚,說道:“高沐大錯已然鑄成,不敢奢求相公寬恕,惟願願戴罪立功,以贖前過。”
入夜之後,淄青節度使府戒備異常森嚴,李師道從前廳下馬,指著同行的押衙王志邦罵道:“你怎麼幹的事,遼東幕府上個梁竟然會塌,堂堂的經略使被埋於廢墟中生死不明,你要我的臉往哪擱,我這是黃泥巴掉進了褲襠裡,不是……”
說道激動處,李師道飛腳踹向王志邦,王志邦就地向後一翻,誇張地慘叫了一聲,捂著肚子躺在地上直打滾。
王志邦是李師道的外甥,二人年紀卻相差不大,熟稔之後常在一起打打鬧鬧。王志邦年前從長安遊學回來,在東平縣尉任上過渡了一下便入軍府為押衙。被李師道倚為心腹親信。
和李師道一同從遼東幕府飲宴歸來的李方見狀搖了搖頭,一個執掌淄青軍政實權的堂堂觀察副使,一個地位樞要的軍府押衙,怎能跟孩子似的打打鬧鬧,這實在不像話。
不像話的不光是李師道和王志邦,軍府裡的一干書記、令史們也像被掐了頭的蒼蠅四處亂竄。
“慌什麼,鎮定。”李方厲聲喝道,幾個令史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站著不動了。
這日是個黃道吉日,遼東幕府正堂選擇這天上樑,淄青五大幕府、鄆州地方齊往道賀,遼東方面別出心裁就在正堂前的工地上擺起了宴席,場面雖說有些簡陋,但菜餚酒水卻十分豐盛,禮數也十分周到,裡裡外外操辦的很有章法。
這日天公也作美,申酉之交飄了一場細雨,洗的天青水碧,明朗風清,賓主齊集一堂,盤膝坐於月下飲酒,美酒美食,佐以美人歌舞,實乃人生一大樂事。
卻不想樂極生悲,剛剛架好的房梁竟會突然坍塌,更讓人痛心的是房梁倒塌時,遼東經略使李茂恰舉杯在粱下進祝酒詞。
眾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宴會主人陷沒於卷地而起的煙塵中。
悲劇發生後,李師道表現的比任何人都激動,他嫌遼東幕府的幕僚們手腳太慢,一聲令下,侍衛親軍一擁而上,哄進煙塵裡救人去了。
結果卻讓所有人感到失望,遼東經略使李茂被一根倒塌的屋樑砸中了腦袋,顱骨碎裂,面目扭曲無可辨認,眾人只能從他身上的衣袍、飾件推斷他的身份。
聞之李茂橫死,飲宴現場算是炸了窩,聞訊趕來的李茂家人和部曲不容分說把李茂屍體從李師道親隨手裡奪了回去,態度十分的不友好。
這當然可以理解,死了人了麼,應該激動點。
雙方推搡中,李師道跌了一跤,左肘蹭掉了一塊皮,本來只是小傷,卻被大驚小怪的王志邦硬給帶回了軍府療傷。
身為軍府押衙,遇事如此慌張,難怪李師道要生氣,要打人。
王志邦雖然捱了打,心裡卻很痛快,房梁坍塌究竟是意外還是**,他心裡比誰都清楚,李茂被砸成了肉泥,那可是他親眼所見,不都是懷疑我不能幹事嗎,是誰替副使除去眼中釘肉中刺的,是我,王志邦!
李師道還在遼東幕府災難現場救人時就接到了沂州城被流民攻陷、百官遇害的訊息,他當時吃了一驚,旋即就將此事拋在腦後,沂州刺史陳西城是李師古那邊的人,對自己一向不大恭順,死了也好。
“叫王一尺。”
李師道說完折身進了路邊的一間小院,時已近亥時,這間小院裡依舊燈火通明,書吏們來來往往,忙碌個不停。見李師道到,眾人如被施了定身法,一個個凝身不敢動。李師道隨便找了個書吏的位子坐下,捋起袖子,提起筆,開始批閱各地呈報上來的雞毛蒜皮小事。
李師古主政時,地方遇大事須報呈鄆州裁奪,小事可以自裁,但需要將結果上報備案。李師道自詡有孔明之才,喜歡在地方報備的小事上評頭論足,地方官員投其所好,索性將大小事全部呈報鄆州裁奪。
這種一支筆決定天下蒼生命運的感覺真的很好,但幹久了,也真的很累。(論文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