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到三更,屋外忽然傳來一陣嚎哭聲,原來有人病逝,店主唉聲嘆氣,只說自己倒黴,青墨喜歡熱鬧,跑去圍觀,回來說:“好慘,夫妻兩個都是濠州人,在長安做小買賣,丈夫讓五坊小兒給打了,妻子不懂事跑去京兆府告官,讓道王給打了一頓轟了出來,夫妻倆滿身是傷,眼看生意是做不成了,就變賣了產業回鄉,不曾想出城時又被五坊小兒堵在城門口毒打了一頓,丈夫傷重,連連吐血,昨晚撐不住就死了。給力文學網”
道王李實的惡名,李茂早在鄆州就有所耳聞,此人在京兆尹的位置上,貪酷暴虐,十分不得人心,只是這位親王雖不被百姓待見,卻與宮裡的權閹關係不錯,閹官替他百般遮掩,因此天子非但不怪罪他,反而對此人十分信用。
至於五坊小兒乾的那些醜惡、荒唐事,李茂更是耳朵裡都聽出繭子來了,實在是罄南山之竹不足以書其惡。
李茂起身往外走,他想去看看那個不畏強權,敢到京兆府告狀的女人究竟是怎樣的三頭六臂。
李茂沒有見到她的人,只見到了她的屍體,眼見丈夫吐血而死,這婦人一頭撞死在小店門口的栓馬樁上。
四歲小兒哭的撕心裂肺,眾人聞之落淚,卻又覺無可奈何,店主罵罵咧咧,直道晦氣,店裡一連鬧出兩條人命,當地的胥吏又不知道要如何敲詐他。
李茂也不好說他什麼,畢竟他的日子也不好過,開店的都講究個吉風吉水,他辛辛苦苦撐持的小店若壞了名聲,將來的日子也不知怎麼過才好。
他的兩個兒子俱是面黃肌瘦,一副餓癆鬼轉世的架勢。
事發不久,當地的村正便趕了過來,不多久里正也趕到,出了兩條人命,里正、村正不敢怠慢,連夜報告了官府。捱到天明,縣裡的胥吏來了,咋咋呼呼的一通叫嚷,把店主叫到屋裡,百般敲詐,店主苦不堪言。
李茂讓青墨出面出面表明身份,為店主作證說那對夫婦一是病死,一是自盡,跟店主並無干涉。胥吏驗看了青墨的符牌,只道晦氣,只得按意外事故處理。
送走胥吏,店主對李茂千恩萬謝,李茂拿出一貫錢給那店主,說道:“客死他鄉,乃人生之大不幸,然事已至此,只能先入土為安,待這小兒長大成人,再遷回故土。給力文學網”
店主道:“不勞侍御多吩咐,小人明白怎麼做。”
問那小兒父母姓甚名誰,小兒一則年紀小,二來被嚇壞了,竟是一語不吭。李茂取出兩貫錢交給店主讓他暫時寄養在店主,店主道:“請侍御示下,這孩子若是無親友撫養,是送孤兒院,還是侍御親自撫養?”
青墨插嘴道:“而今的孤兒院哪有個像樣的,把好好的孩子打折了手腳賣給乞丐,拿去博人同情,賺取好處。”店主道:“那是道聽途說,一千個裡面出不了一個。”又道:“不過眼下年景不好,那裡缺衣少食倒是真事。即便長大成人,也多是從軍做賊,少有能做良家子的。”
李茂望了眼那虎頭虎腦的小兒,道:“待我從長安回來,就帶他回淄青,若將來尋不到親戚,我來撫養。”店主至此千恩萬謝,招呼人手,自去張羅。
別過店主繼續向前,走出七八里地,上了官道,走不多遠,迎面過來一隊騎士,鮮衣怒馬,行走如風,在官道往來賓士,如入無人之境,駭的路上行旅紛紛閃避,一時人仰馬翻,叫苦不迭。
人馬過去,眾人紛紛唾罵,有老成之人勸道:“那是天使出巡,爾等少逞口舌之快,小心禍從口出。”
青墨向李茂道:“在淄青,軍使出巡,似乎也沒這麼大排場。”李茂尚未答話,身旁一人介面道:“那是自然,淄青軍使每次出巡,必有前鋒封鎖道路,百姓不得靠近,自然沒有這麼熱鬧。”
這話說的在理,李師古每次出行,內院軍必要清空道路,等閒人不得靠近,哪有這樣的熱鬧。李茂回身望了眼那人,二十不到年紀,穿了件士子常穿的圓領襴衫,腰間繫著一條革帶,騎著一匹蜀地的矮馬,相貌普普通通,唯一雙眼睛亮的嚇人,他的坐騎雖比李茂矮了一頭,那氣勢分明是要壓過李茂。
行走在外,李茂不敢大意,舉手問道:“兄臺去過淄青嗎?”
那年輕人回禮道:“去過,大唐三百軍州,我大部都去過。”青墨聽他口氣狂妄,不覺冷笑道:“瞧你年紀不大,真走過那麼多地方,你是商客,還是官客?”那年輕人笑道:“我既非官客,也非商客,我嘛是遊客。”青墨道:“學李太白四處遊歷山水,這麼說你或者是滿腹才華,或者就是公子王孫。”
年輕人眼睛一亮,道:“此話何解?”青墨道:“這不明擺著嘛,你若非李太白那般名滿天下,去哪都有飯吃,又不是公子王孫,家資萬貫,不愁吃穿,不憂前程,你憑什麼能四處遊逛?你像咱們這些人整日風餐露宿,不就為了混一口飯吃嗎?”
年輕人哈哈大笑,連聲道:“高見,高見。”與李茂互通姓名,自稱叫李結,長安人士。青墨又笑:“我說是公子王孫嘛,你姓李,又是長安人,說不定就是天潢貴胄。”李結道:“這麼說茂華也是大唐宗親了,他也姓李嘛。”李茂笑道:“二位不可拿大唐皇室玩笑,這是對天子的不尊重。”
三人說說笑笑,倒也十分投機,據李結說他的父親在京裡擔著一個清望的要職,沒什麼實權,名望卻很大,他家兄弟姐妹眾多,光耀門楣出人頭地的事輪不到他來做,因此就有大把的閒暇時間用在遊歷天下上,為此不止一次被父親斥責,但依舊是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