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殺破唐 > 第672章 京西之危

第672章 京西之危

 時已是開成元年春三月,吐蕃寇邊,涇原告急,裴仁靜不暗軍事,屢戰屢敗導致涇州被圍,一時震動了關中。自元和以來,京西防線一直還算穩固,大唐內部有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吐蕃帝國內部也非太平無事,諸王連年血戰,直打的山窮水盡,境況也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若說開元之前大唐和吐蕃是爭雄,現在就是比爛,看誰比誰爛,安史之亂後的一段時間大唐比吐蕃爛,因此屢戰屢敗,割地受辱。自元和中興後,吐蕃奮起直追,慢慢的爛過大唐,終於在比爛榜上佔了上風。

這些年吐蕃人遵循傳統年年寇邊,卻敗多勝少,還貢獻了幾次全軍覆沒的精彩戰例。為何這個時候突然發了瘋的攻打涇州,許多人看不明白,以為吐蕃厭倦了雄踞榜首的寂寞,有意讓賢了,欲趁著大唐內訌之際功成身退。

其實細究其原因,並不複雜,吐蕃炎王初都在殘酷的內鬥中出局,被貶隴西,帶宰相銜出任隴西大都督,初都為人殘暴,野心勃勃,欲把隴西打造成他東山再起的基地,他擴充軍馬,四處出擊,為了解決巨大的軍費,便對隴西居民橫徵暴斂,惹起各方不滿,懼於吐蕃人的血腥鎮壓,無人敢挑頭鬧事,便暗中資助潛藏於祁連山內的沙陀殘部起事造反。

沙陀人世居隴西,一度追隨吐蕃人打唐人打回鶻,結果被吐蕃人利用完了後便被一腳踢開,悽悽慘慘的東遷大唐,對吐蕃人的恨是比天高比海深,眼下得到各方資助,自然奮起抗擊,他們攻擊吐蕃人的部落,劫殺吐蕃商隊,衝擊官府,殺戮官吏。

初都明白必須全力鎮壓沙陀人的反抗,否則隴西的統治就會出現動搖,他從各鎮抽調兵力進剿沙陀人,卻是越陷越深,戰事遲遲不能結束。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他命令吐蕃清水西節度使、原州刺史阿杜牙以偏師出擊涇原,目的是製造假象,打亂唐軍的部署,牽制唐軍主力,確保西線戰事的順利進行。

只是他沒想到新任涇原節度使裴仁靜是個大草包,竟是一擊即潰,讓阿杜牙奇蹟般地圍住了涇州城。

遠在長安的仇士良對此事看的很清楚,他覺得有機可乘,便片面誇大涇州軍情,恐嚇皇帝,要求派神策軍大將軍溫彥召率兵馳援涇州。溫彥召乃神策軍名將,歷任涇原、靈武、夏綏節度使,與吐蕃交戰多年,屢有建樹。

裴仁勇深恐溫彥召進入涇原後賴著不走,將來成為心腹大患,便上表朝廷願親率鳳翔軍一萬人馳援涇州,表入長安尚未得到回覆,裴仁靜的告急文書便雪片般飛來,裴仁勇明白自己這個兄弟並不知兵,涇州一破,非但他小命難保,還要連累自己和裴仁渠,便是僥倖逃過這一劫,涇原也會落入仇士良的親信之手,這就像在鳳翔和靈武之間楔了根釘子,使自己首尾不能相顧,早晚被仇士良所破。

因此他拋開朝廷,以軍情緊急為由,立即領軍一萬北上救援涇州,行前任命心腹林淼森為留後,大將張淳為兵馬使,率軍萬餘人駐守城池。

張淳本是羌人,祖籍涼州,世代為部落酋長,與地方官府關係密切。隴西為吐蕃侵佔,隨祖上遷居原州,原州失陷,舉家遷入鳳翔府,後投軍入伍,因作戰勇猛,積功升至捉生將。

李先奕為鳳翔節度使,見張淳為人浮誇,做事獨斷專行,聲言此人難堪大用,便使個明升暗降的手法,將其召入城中,留在帳前聽用,官職雖然躥升了兩級,卻被削去兵權,又被置於節度使的看管下,無所作為。張淳雖然不滿,卻跳不出李先奕的手掌心,只能忍氣吞聲。

裴仁勇接管鳳翔後,張淳備歌姬十二人以獻,裴仁勇喜好女色,更喜張淳主動投效,便擢升其為城下兵馬使,率軍駐守城外,為鳳翔府的第一屏障。

張淳重獲軍權後,表現十分積極,對裴仁勇言聽計從,很快獲得了裴仁勇的信任。故而此番他率大軍北上援救涇州,就將守城重任交給了張淳,說起來裴仁勇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自己半途出家,在軍中資歷甚淺,雖居高位麾下卻無幾個可用之人。

能幹的不服他,服他的不能幹。此前他能擊敗神策軍的數路圍攻,不是自己有真本事,而是圍攻他的神策軍真沒本事,屯駐長安周邊的神策軍其實已經爛到了骨子裡,人數雖多,卻是一群烏合之眾,又不肯真心為仇士良賣命。要錢要糧擾民吃空餉是把好手,打仗不行,跑路卻很快。

邠寧軍是藩鎮軍,屢次想投效神策軍名下,都被拒絕,幹著同樣的活待遇卻相差萬里,心裡早就不平衡,故而與神策軍交戰分外賣力,讓裴仁勇白白撿了個便宜。

但吐蕃人不比神策軍,他們常年征戰,兵強馬壯,朝氣蓬勃,跟這樣的強敵作戰,裴仁勇環顧左右,能用的也只有張淳了。

他任用的留後林森淼,號稱知兵,實際上打仗是個外行,但籠絡人心卻很有一套,裴仁勇相信他能幫自己籠絡住張淳這個胡兒將,穩住自家的後院。

裴仁勇這裡剛出城,仇士良便意識到下手的機會來了。

於是一份散發著無比誘人的厚利擺在了張淳的面前,只要他接受它,他一生的命運將從此發生重大轉折。

張淳明白,大利當前,自己不心動,別人也會心動,自己已經沒有資格去拒絕了。

裴仁勇距離涇州城尚有七十里,忽然聽到鳳翔城內發生了兵亂,亂兵將留後林森淼活埋,推舉大將張淳做留後,張淳迫於無奈,只得勉強從命,一面卻派義子前往涇州報訊,聲稱仍舊忠誠於裴仁勇,暫時維持危局,待涇州圍解,再迎請裴仁勇回城。

這等鬼話,裴仁勇如何肯信?仇士良早有意用神策軍大將溫彥召接管涇原,眼下鳳翔出了這樣的亂子,他豈肯放過?

等鳳翔落在了仇士良的手裡,自家三兄弟哪還有活路?

想到這,裴仁勇立即下令斬了張淳的義子,指斥張淳反叛,立即回兵鳳翔平叛。鳳翔駐軍本來就不願跑來涇州送死,聞聽此訊星夜兼程往回趕。

裴仁勇所料不錯,溫彥召此刻也在星夜趕來鳳翔城的路上,前鋒溫萬率一千輕騎距離鳳翔不過一百三十里。只是因為音訊不通,張淳並不知道這些,他千盼萬盼,沒盼來溫彥召,卻把裴仁勇盼回來了,聞聽裴仁勇率大軍返回,張淳手足無措,此刻若棄城逃走,仇士良肯定是不會認賬的,自己這叛亂的罪名是背定了。

張淳窮途末路,一怒之下,遣使向吐蕃投降。

吐蕃清水西節度使、原州刺史阿杜牙奉命牽制關中唐軍,確保主帥初都進剿沙陀殘部無後顧之憂,他見名將李先奕、朱思等人被召回京,來了不懂軍事的裴仁勇、裴仁靜兄弟,便以攻為守,既牽制了唐軍順勢再撈點好處,因為鳳翔駐軍甚多,隴州刺史方興又謹慎穩重,便轉而攻打涇州,只設一路疑兵在隴州城外虛張聲勢以為牽制。

忽然聽聞張淳叛國,欲獻鳳翔城,而溫萬和裴仁勇的大軍都還在路上,他見有機可乘,急令隴州城外的疑兵立即東進搶佔鳳翔城。

這些疑兵兵力雖少,卻是吐蕃精銳,得令後馬不停蹄折轉向東。不過他們緊跑慢跑還是落在了溫萬的身後。溫萬先一步抵達城下,可惜他只是一員戰將,只懂得打仗,而且嫉惡如仇,正義感高的爆棚。張淳見溫萬先到城下,一時心中後悔,本想扯下城頭的旗幟,重歸大唐,畢竟他的祖上和吐蕃人結有血仇。

他遣人與溫萬接觸,希望朝廷能赦免他的罪行,保證以後不追究他的過失。

溫萬將他的使者割掉雙耳,剁掉雙手,切齒髮誓要和逆賊血戰到底。事已至此,張淳只能一條心跟著吐蕃人混了。他堅守城池,阻擋溫萬進城。

鳳翔城高池深,重兵屯駐,溫萬的區區千餘名輕騎如何能破城?

堅守到第二日夜,吐蕃騎兵到達,休整了一晚,二日出城與溫萬血戰,陣斬溫萬,並將此功歸於張淳,並大肆宣揚,這一來張淳更是無退路可走。

此刻裴仁勇距離鳳翔城還有六十餘里,聞聽城破,紮營不前,以觀動向。

最新小說: 玉碎香殘 拾貳櫻筍時 鳳凰來儀,梨花未涼 嬌柔世子的逃跑指南 安寧賦 首輔重生後夫人丟了 極度碰撞 人間荒唐夢 嫁權宦 密探江湖 妖孽皇太子 堂妹逼我換親,我同意了你哭啥? 穿越之我有無限泡麵 重生後我被瘋批帝王纏上了 九公主她靠撒嬌搞定六界大神 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 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 救世秦皇 她江山 奸臣滾開,朕要當千古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