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咸陽城往東一百二十里,便是驪山,那裡是歷代秦王安葬之地。
送葬隊伍因為人數眾多,雖有騎馬乘車,但行進速度依舊緩慢,一日下來也才路程過半。
沿途樹木蔥鬱,小溪潺潺,間或有野鹿、狍子、野兔等野生動物受驚逃竄,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更是平添秋日的醉人和芬芳。
這一路行來,果如吳戰猜測,刺客並未發動刺殺,眼見日落西山,送葬隊伍便在一處河流邊停下紮營。
秦軍歷來訓練有素,聞令原地休整後,便有一半兵力負責原地防守,另一半兵力負責搭帳篷生火造飯,處處忙而不亂,使得六國使臣無不暗中讚歎。
一夜無話,第二日辰時,送葬隊伍繼續上路,酉時終於抵達驪山,在莊襄王的陵墓前停了下來。
是日天空陰霾,秋風幽咽。
“秦王歸天,眾人哭拜。”
一聲號令,頓時間無數哭聲響徹天地,加上隆隆鼓聲,亢亢號聲,使得現場的氛圍莊嚴肅穆,震撼人心。
在無數人的哭拜聲中,莊襄王的靈柩被一眾力士抬起,身後跟著無數隨葬的金銀器物,以及莊襄王生前使用過的甲冑、馬車、兵器等,源源不斷地被送往陵墓中。
緊跟著的是六名身著盛裝的嬪妃,她們個個正值青春,容貌姣好,卻因為沒有給莊襄王誕下子嗣,所以被指令為莊襄王陪葬,無論她們是否願意,也不管她們作何想法……
雖然看起來殘酷異常,但這就是現實。
隨著厚重的陵墓大門關閉,陵墓內傳來陪葬嬪妃撕心裂肺的哭喊聲,那聲音中充滿恐懼和絕望……
待一眾人員透過臺階走出甬道,司儀太監繼續喊道:“獻祭!”
只見近兩百奴隸被押至墓道兩側,身後的秦軍橫劍在奴隸頸側。
“嗤嗤嗤……”
青銅劍劃破奴隸頸側的皮肉,噴湧而出的鮮血如同一朵朵妖豔的花朵……
兩百奴隸就這樣被宰羊一般盡數殺死,屍體直接扔到甬道之中去。
“吉時已到,封土!”
哀樂聲再起,文武百官邊哭邊用工具或用雙手將兩側的泥土倒入俑坑,直到最後將墓門和俑坑、甬道盡數封死,形成一個高高隆起的丘陵。
“跪拜!”
太子嬴政和王后趙姬率領著一眾官員將領以及六國來使,對著王陵行跪拜之禮,人人傷心,個個哀痛。
這位登基僅三年的秦君就在這樣的祭拜和慟哭中,與世長辭了。
天空中不知何時下起了淅淅瀝瀝的秋雨,平添出許多悲涼。
對於眼前的人間慘劇,吳戰很是不忍,在他看來,被活葬的嬪妃也好,被屠殺的兩百奴隸也好,她們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如此這般被人剝奪生存的權力,實在是可悲又可憐,可他又能阻止什麼?他又能做什麼?
遠處的山腰上,白起正在一眾部下的簇擁下靜靜地注視著這邊的葬禮,這是他見證的第三位秦王葬禮。
很難相信秦昭王去世後,他的兒子嬴柱和孫子嬴異人竟然都如此斷命,秦孝文王嬴柱雖然只當了三天秦王,但多少已經五十多歲了,加上平日裡醉心酒色,溘然長逝倒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