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江瀾果然不說空話,也不會做多餘的設想。
僅僅在過了一天之後,蘇文若一早上班,就接到李承鬱的電話,說是已經租下了這棟樓三十四層,而在文林公司樓上的三十三層,其中一家小公司也同意把租賃合約轉讓給他們,但是要補償他們新辦公地點的裝修費用,簡單的說,裝修只是由頭,要一筆補償才是重點。
而三十三層另一家小公司,是一家軟體開發公司,聽說搬來才沒有幾個月,想來沒有那麼容易能拿下。
不過這也只是時間問題,秦江瀾已經放話,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就已經說明了,如果秦江瀾想要在這邊辦公,就沒有他辦不到的事。
這樣一來,如果真能如預期的那樣,文林公司所在的三十二層,加上三十三和三十四層,連著三層打通,公司規模眨眼間就擴大了數倍。
公司輝煌高大上,員工也有面子,難怪李承鬱會這麼興奮。
蘇文若由此看出來秦江瀾和於林在處理問題能力上的差別。
昨天開會時,兩人的提議,都曾被她暗暗否決,又跟著被她的肯定,因為她總是會莫名其妙的肯定某個判斷,接著又推翻來否定自己的看法,然而事情往往到了最後,才能去判定結果有用或者沒用。
秦江瀾和於林在問題的決斷上,風格決然相反。
於林會避開困難,用更容易達到目標的途徑去解決,強調可以預見的利益,選擇性忽略弊端,也就是隻看郊外辦公樓租下來容易,租金便宜,地方大這些優點,不考慮客戶和員工的體驗,這樣其實也並非不對,於林的底氣來自於公司的實力,不用乎那點客戶體驗,還有他身上擔著整個公司的成本,要養活那麼多人,有風險意識求穩妥,可以簡單的時候就不讓事情變的複雜。
秦江瀾從始至終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會去做什麼,他不會退而求其次,遇到問題就攻克解決問題,而不是選擇避開看似不可解決的困難,在他的眼裡,困難就像彈簧,只要他足夠強,困難就會變弱,壓得徹底,彈簧就彈不起來,所換來的效果,往往大於預期。
這兩個人,一個沒有稜角平淡無聲的穩打穩紮,一個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就雷厲風行必須達到目的。
可這樣的秦江瀾,卻在噴霧器二代研發設計上,算漏了可能出現的意外的許老師,就這樣輸給了於林。
之後的事,蘇文若只感覺到秦江瀾在避開她,大約就是他遵守承諾選擇退出。
秦江瀾明明不是個甘願退而求其次的人。
這些日子他無視她存在的態度,卻在昨天會議上突然不顧於林在場就逗弄她,更是讓她大惑不解。
秦江瀾在蘇文若的心裡,簡直成了迷一樣的存在,她越來越看不懂他。
李承鬱在一個小時候來到了文林公司,應該是剛從樓上談租憑事宜下來的,坐在蘇文若的辦公室裡給秦江瀾打電話:“秦總,這邊三十三樓那家軟體開發公司,不太好辦。”
蘇文若正一頭紮在電腦螢幕上看報表,猛一聽李承鬱對著電話講的內容,似乎是樓上那家軟體小公司不肯轉讓辦公室?
李承鬱還在跟秦江瀾講電話:“那家公司的小老闆稱他們剛搬來這裡沒幾個月,不想總搬來搬去,說這不是錢的問題,總之太複雜了。”
李承鬱剛掛了電話,蘇文若急忙從辦公桌後面走出去,問道:“什麼情況?不是說已經談妥了嗎?”
李承鬱苦惱的搖頭說:“這個樓上,有兩家小公司在辦公,其中一家已經同意轉讓租賃合約了,另一家的老闆是個九零後,年輕自以為是,說他不差錢,讓我有多遠滾多遠,罵的難聽著呢,我沒好意思跟秦總說。”
蘇文若沒想到居然還真遇到了問題,秦江瀾說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算問題,現在這個已經超出錢的能力範圍之外,特別是一些年輕創業的小老闆,自認為自己很牛逼,死要面子裝清高,自稱不差錢,這回秦江瀾該是沒轍了。
想不到秦江瀾也有拿錢使不動的時候。
她現在非常想看看,秦江瀾在那頭會是個什麼表情:“你剛才給秦江瀾打電話,他說怎麼處理?”
李承鬱癱在椅子上說:“秦總說,等他忙完自己過來。”
居然要親自出動,看來樓上那家小軟體公司,也是塊難搬的石頭。
李承鬱也只好坐在蘇文若辦公室等著秦江瀾來,還表示很鬱悶:“蘇姐姐,你說秦總會不會認為我很無能啊,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還得他老人家親自過來,也不知道等下會不會被訓一頓。”
蘇文若不以為然:“要是他會認為這是小事,就不會自己過來了,跟著他這麼多年,你竟然還不瞭解他,也是夠無能的。”
李承鬱一臉冤枉:“我又不是他女朋友,怎麼跟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