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蟻賊 >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35 驅口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35 驅口 (第2/2頁)

“願聞其詳。”

方從哲微微愕然,他並非好顯擺的人,若非羅國器問及,他是絕不會主動說剛去見過姬宗周、就連姬宗周也詢問他的意見云云。近似炫耀。但是,既然羅國器看起來也像是對此很感興趣的樣子,他也沒甚麼好隱藏的,直言答道:“立麗卒為衙軍,是為得利一時,必將不利以後,不可取。遷徙豪民,是或為動盪一時,但卻必將有利將來,誠為良策,可取。”

剛好與羅國器的看法相反。羅國器是真的來了興趣,問道:“何為得利一時?又何為必將有利將來?你且詳細說來,與我聽之。”

方從哲稍微地明白了過來,他看了看羅國器,想道:“卻原來羅公也是正在為此兩事憂煩。難怪半夜不睡,獨處書房。”他與羅國器相伴去浙西,羅國器口才雖不如他,但穩重實勝之。他對羅國器,也是較為尊敬的。所以,也並沒有因此便自命不凡,——才不過幾個時辰的功夫,就有兩個宰執大臣因此兩事而親自詢問他的意見,反而是更加的謙虛,說道:“從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本不該冒冒然地便隨便議論政事。但是,既得羅公垂詢,尊長有問,不可不答。我也就膽大妄言一回了。”

“請說。”

“我聽姬公言道,慶大人在條陳中,歷舉組建麗卒衙軍的好處。確實,這些好處的確是有。但是,我也聽說,洪公對此是堅決反對的。洪公的憂慮也非常正確。大批地組建麗軍,雖可暫得一時之利,然高麗新得之地,人心未附。又況且高麗舊主王祺還在。時日一久,麗人在軍中的勢力若成,假設,王祺一道密書出來,這些高麗軍將會否依從?實難預料。

“王氏立國高麗有數百年之久,深得有高麗民心。主公為何至今尚不肯把他殺了?只是軟禁。其所慮者,便在此也。深怕因殺一王祺,而致使高麗生變。軟禁一王祺,一則可示麗民以我海東之寬仁,二來亦如握重器,只要王祺還在,就好比高麗舊臣的首領,可做號召之用。但是,王祺雖可軟禁,前高麗的公侯顯宦、王族重臣,又豈能盡數軟禁之?

“多數的舊麗重臣,雖也因王祺已降了我海東的緣故,也就此投降。又但是,在他們其中,難道就是人人皆為誠意投降的麼?又豈會沒有幾個不甘不願的?彼輩之屬,在我強兵威壓之下,或怨不敢言。

“然而,若我組建麗人為衙,一旦麗軍得勢,又即便沒有王祺的密書出來,這些存有怨望的人中,又會不會出現有因此而產生些異樣心思的?亦實難預料!設若,其中果然有一二奸逆之巨賊,驟出以令,偽為王祺旨意,號召麗民,興反作亂,則麗軍中計程車卒將校又會怎樣?是否肯從?

“從哲雖也沒什麼才學,但今日我安豐的主公,為何自稱前宋的後裔?而前宋我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事情,就不怕重演麼?是若組建麗人以衙,便好比我海東自受人以柄,把國家的利器交給了奸賊。儘管可以暫時得利,長久下去,必定反受其亂。是不利以後。”

“這些道理,主公不是不知道。其實即便如我,也是很清楚的。但慶大人在條呈中說,就眼下的形勢來看,不用麗人,只用遼東、益都兩地的漢人征戰的話,則隨著戰事的發展,必然會出現漢人日少,而麗人日多的局面。亦有弊端。我認為,他這幾句話其實說的也是不錯。朝鮮、南韓兩省,有麗人千萬;而我遼東、益都兩省,漢人滿打滿算,也才只不過百數十萬。婦孺以外,壯年者,至多幾十萬而已。征戰者,皆漢人;傷亡者,皆漢人。時日若久,也確實會不利海東的穩定。

“就算麗人不鬧事,咱們漢人怕也吃不消。中涵既對大舉徵召麗人從軍事不以為然,那麼,對慶大人的此憂,你又有沒有良策,可為解決呢?”

方從哲默然。這個問題,剛才他在姬府上時,姬宗周也一樣問過他。說實話,對此,他也沒甚麼太好的辦法。這本就是個矛盾。要想解決矛盾,就得去尋找根結。根結在何處?根結在鄧舍佔據了高麗。若鄧舍沒有佔據高麗,只佔有了遼東、益都,自然便大可不必為境內的民族構成問題而感到憂心。可是,難道就能因為這個棘手的麻煩,便乾脆將高麗舍棄麼?也顯然是絕不可能的。故此,要說解決的辦法,實在不好尋思出來。

他說道:“要想解決此一矛盾,不外乎四個字:‘開源節流’。開源者,擴大兵源,也就是採取種種的措施,從而招徠中原的漢人來我海東,藉以提高漢人在海東的比重,增加我海東漢人的數量。”

“益都東臨海,北、西、南三面,皆處在元軍的包圍之下。此如籠中之鳥。裡邊的人難以出去,外邊的人難以進來。就算是主公採取了種種招徠移民的措施,中原、江淮的漢人又如何才能進來?怕也是難之有難。”

“所以‘節流’。”

“如何節流?”

“我遼東、益都兩省的漢人,也正如羅公適才言道,壯年者雖少,卻也不下有數十萬眾之多。所以我兵源之徵召仍感不足的原因,是因為我漢人中的壯年男子,大部分都是在家務農。若全部把他們徵召入伍,則他們的家中就沒有了壯丁,其所有的農田難免因此荒廢。是以,不可行。

“而主公才頒行的軍銜制,有些部分乃是仿照的秦之軍功封爵制。得‘士’級,即可分給田地、宅院。主公又有議,打算想要把高麗賤民遷徙來益都。何不針對眼下的麻煩,將此兩者做個結合?”

羅國器頓時明白了方從哲的意思,他大吃一驚,說道:“你的意思是說?”

“蒙元有‘驅口’,凡在戰中俘獲的百姓,盡皆收為私有,驅使如奴。蒙古滅金,所得‘驅口’,幾近金人的半數。蒙古取我南宋之地,掠民為驅口,凡其所獲的俘虜、乃至降民、良民悉數皆以充為奴隸,動輒萬計。其所得之數,也極其眾多。蒙元之初,宋子貞說:‘將校驅口幾近天下之半。’殆非虛語也。權臣阿合馬,家口七千。山東世侯張氏,僮僕數千。乃至脫脫、董文柄、馬哈失力,竟能率家奴、僮僕以衝鋒陷陣。

“這個政策,的確是個弊政。但放在現下,做為權宜之策,似乎也不妨可以仿效之。若用‘驅口’與那高麗的賤人相較,其本質雖有不同。一個是或本為良家,因戰亂被俘,而被迫為奴,一個則是本即為下賤民後,世代為奴。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此皆賤籍是也。

“其日夜所求的,不過是一個自由身。高麗賤人世代為奴,料來對自有的渴求定然也是更為強烈的。主公遷徙他們來益都,以我之見,似乎也沒有必要從一開始就直接大張旗鼓地分給他們田地。只需先給他們自由,也就足夠了。秦之軍功封爵制,不但賞給士卒田宅,更也且賜給奴僕,以相助耕種。士卒在前線殺敵,奴僕在後方耕種。

“我以為,既然仿效了軍功賜田,何不連賜給奴僕,也一併仿效之?

“取高麗賤人,賞給立功軍士。又或有家中男子從軍、而勞力缺乏者,也賞給奴僕。數量上有所區分就是。如此一來,既騰出了大批的漢兒壯年可以從軍,且有軍功封賞為誘,不用主公下力氣去徵召,說不定他們自己就人人踴躍,個個爭先了。二來,又不誤耕種農田。豈不大妙?”

“可是,按你話說,這些被賞賜給軍士的,不一樣依然還是為奴麼?給其自由云云,從何說起?”

“此為權宜之計。肯定不可長久加以實行的。定個年數,為奴僕滿若干年,或三年、或五年,之後即可給以自由。做的好的,還可以賞賜給田地。且在為奴期間,也允許他們讀書,也允許他們向上,如得到家主的稱讚許可,也可提前削去賤籍。苟有才能、若更有為我海東獻計獻策,確有功勞的,也不以其賤籍為念,可以當即拔擢為吏。試想,那些個的高麗賤人們,還會不趨之如騖,甘願樂從麼?放而將之,更不但可以將他們賞賜給益都百姓,也可以同樣地賞賜給遼東百姓。

“我雖受限形勢,暫時不能‘開源’;可是,若按此實行,不就也可算是‘節流’了麼?主公英明神武,儘管如今處在元軍的封鎖包圍之下,但早晚必能大敗察罕。也許用不了三年五載,定能就盡取中原。等到那時候,自然也就不會再為區區高麗人多而發愁了。而等到那時,再將此政取消。是得此政之利,而無有此政之弊。何樂不為?”

羅國器擊節讚賞,說道:“好妙計!果然妙計!”又問,“遷徙益都豪民事,中涵為何以為是有利將來?”

羅國器本為山東人,海東上下誰人不知?方從哲也是知道的,因此笑道:“遷徙豪民,利在將來。羅公才識深遠,對此豈會不知?又何必再問?從哲也知,桑梓情深,也許羅公是或有不忍。但為人臣者,功在社稷,利在萬民。公之為人,雖然‘穩厚’,從哲萬萬不及。但是,公卻也有一病,亦病在稍嫌過‘厚’。從哲與公出使浙西,對公的器量與才能都是非常佩服和敬仰的,有一言相勸:雖不忍,卻也不可不行之也。”

遙聞街上更鼓,已是兩更。方從哲不再多做停留,即起身告辭。

羅國器又親送他出府,見他是一個人來的,因為夜雨路滑,又叫了兩個小廝,打起燈籠,吩咐送他回家。看方從哲遠去,羅國器自轉回書房,又將他的意見翻來覆去地想了好幾遍,直到夜深,這才將就睡去。

睡不足兩個時辰,又起來。盥洗、穿衣、吃些飯食,準備妥當,命了轎子,來到燕王府上。

時天色未亮,而羅國器到時,見王府外已經停靠了一溜不少的轎子與乘馬。門口接連碰著好幾個熟人,也都是趕來參與朝堂議會的益都官員。彼此寒暄,分按品秩,前後進入王府裡的議事堂之中。

鄧舍勤政,他也早早地就起來了。很多時候,他都是不拘小節的,也沒等群臣到齊,就先也來到了堂中,登上了正位。

看見羅國器等人進來的時候,他本來正與洪繼勳、姬宗周幾人說些閒話,即放下話頭,笑容可掬地道:“羅公昨天才回來,路上辛苦。今天起的倒也是挺早。我這前腳才到,你這後腳就來了。”

羅國器也是忙謙恭地一笑,說道:“主公勤政,臣等豈敢貪睡?”

君臣問答,頗相融洽。待及有資格參與朝堂議會的群臣到齊。幾聲磬響,諸臣入班,正式的議會便宣告開始。頭一個議題,就是接著前一天,繼續討論慶千興的條呈事與洪繼勳所提議之遷徙豪民事。鄧舍先不及等別人發言,洪繼勳等的意見,他早就知道。昨天議事,羅國器推說不熟悉情況,沒怎麼發言,今回議事,他首先便即點了羅國器之名,教他來說。羅國器應命而出,跨列出班,講出了一番話來。

最新小說: 這野史,怎麼全成真了? 超級體育巨星 網遊之一招制敵 神礪鋒起 白狼公孫 喪屍王系統 崛起一萬年 嫡子世無雙 大海賊之神級高手 三歲奶團下山:絕嗣皇帝爹有崽了 網遊之逆天飛揚 盛唐大救星 凰妃之一品嫡香 穿越大夏,我靠打獵發家致富 從零開始 頂級大昏君 娶個前朝公主,讓我復國嗎? 穿越種田忙 高武三國:我大哥是劉備 瘋批美人詐屍後,靠種田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