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的原油,透過精煉提純之後。
每兩份原油能夠得到1份氫與2份精煉油(石油)
也就意味著,氫在現階段的量產僅有90/min
而一份紅糖需要2份氫+2份高能石墨進行加工。
也就是說。
“高能石墨的產量也不需要太多,額外拉一條90/min的產線即可。”許沐在心中規劃著。
在打打殺殺的副本中混跡多了,會導致許多玩家在進入生存副本的時候,搞不清楚狀況。
仍舊一昧的認為,任何東西都是越多越好。
生存嘛,資源不多怎麼生存?
造!都可以造!
但實際上,一條產線的一端如果被限制,另一端就算產出無窮多,也用不上。
好比每分鐘只能生產90份的氫,就算此時許沐將高能石墨的產線拉到每分鐘九萬份,但真正能用得上的石墨,每分鐘還是隻需要90個。
那麼,額外的時間等於浪費在了建造石墨的產線上。
這樣的時間積少成多,進度會被無限拉慢。
當然,這種經驗之談許沐自然不會與其他玩家多說。
在煤礦周圍找尋一片空地,許沐緩緩在地面排出九枚中級製造臺。
將其預設定為,生產【高能石墨】
中級製造臺製作4級的材料,已經開始有些吃力。
&nin
如果用它製作5級材料,恐怕產量還會進一步縮水降低。
因為其內的工序變多了,而中級製造臺負責處理問題的零件,還只是簡單的微晶元件+電路板的配置。
當然,等到進入資訊文明時代,解鎖處理器科技之後,這一現象就會大大緩解。
現在姑且只能忍受著。
九臺中級製作臺剛放下,便開始吭哧吭哧運轉。
一組組啞光黑色的圓柱體材料被打包完畢送上傳送帶。
油礦距離許沐的基地有著約摸10分鐘左右的腳程。
這意味著要拉一條相當長的傳送帶,將石墨與生產出的氫進行組合。
否則就只能依靠塞滿揹包式的徒手搬運。
相比之下,還是解放雙手的傳送帶更便捷。
石墨與氫的兩條產線交融,加上矩陣研究站的擺放,足足讓許沐前後忙活了15分鐘。
“等到星球物流體系解鎖之後,就舒服的多了。”許沐心忖一聲。
星球物流體系基站一旦建立之後,傳送帶就處於半退役狀態了。
更加智慧化的小型物流運輸機,將會取代傳送帶的位置。
它們會從物流基站基站中飛出,飛往固定地點後拾起材料,然後再拉回物流基站。
所有互動都會在空中完成。
不再需要四通八達宛若迷宮般的地表傳送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