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盧定玄撫須大笑起來。
“有趣,有趣啊...”
沈無濁微微苦笑,盧定玄道:“老夫也只是突然來了興致罷了,如果你不願意,那老夫也不勉強。”
“多謝了盧老,是晚輩沒有這個福分。”沈無濁微微頷首。
盧定玄嗯了一聲,說道:“老夫與秋南剛剛說到一件事兒,你既然來了,不如也說說你的看法。”
“還請盧老賜教。”無論什麼事,沈無濁都不想說,也沒什麼看法。
不過盧定玄要問,沈無濁也不能不答。
“北境正在打仗,你知道嗎?”
“知道。”沈無濁嗯,“半個多月前,晚輩還親眼看見壯武侯領著騎兵北上。”
“戰事膠著,不過很快應該就會停戰了。”
“哦?為何啊?”沈無濁好奇。
“京都傳來訊息,陛下有意與拓跋汗國議和,以止兵戈。”
“議和?”沈無濁愣道:“難道是戰事不利,北境防線岌岌可危?”
“非也。”楚秋南搖頭道:“北漠雖然年年寇邊,但北境有林國公坐鎮,尚且無虞。”
“既然不是戰事不利,為何要議和?”沈無濁有些不明白。
“戰事非是不利,但若是再僵持下去,對大楚來說也並非好事,息兵止戈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沈無濁明白了,多半是因為陵州城缺糧的問題。
這天災人禍一起來,楚國是有些捉襟見肘了,應是想著先把邊境之亂解決了,內部的災情再慢慢處理。
“所以呢?”沈無濁攤手,“盧老想問什麼?”
盧定玄悠悠道:“老夫是想問問你們兩人,楚國與北漠議和,是好還是壞?”
楚秋南眉頭微皺,“以學生愚見,陛下此舉,自然是為了儘快結束邊境之禍,當然可取。”
“這麼說,秋南是贊同的?”
“嗯。”楚秋南點頭。
盧定玄看向沈無濁,“那沈小友你覺得呢?”
沈無濁搖頭道:“朝廷大事,我知之甚少,議和之舉或許是陛下跟大臣們三思之後的結果,權衡利弊,想必這是對如今的大楚最好...”
“所以,你也覺得議和好?”
沈無濁又搖頭,“議和好不好,且看其中利弊如何取捨。”
“何為利?弊又在何處?”
沈無濁看了一眼楚秋南,又回頭看著盧定玄,拱手道:“盧老莫要為難晚輩了,這些事,由不得晚輩來評說,晚輩膽小,怕犯忌諱。”
盧定玄呵呵笑道:“放心吧,在老夫的梅莊,你可暢所欲言,沒有人會追究,也沒有人敢追究,還是說你剛剛拒絕了老夫,現在竟是連老夫的問題都不想問答嗎?”
“晚輩不敢。”沈無濁無奈嘆氣,“既然盧老想聽,那晚輩就說說,若是狗屁不通,盧老可別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