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程度上,對中土神州的武者來說,大夏皇朝覆滅,禹京城變作洛陽城,對眾人計程車氣雖然有打擊,但其實還到不了變天的地步。
準確說來,魔皇擊殺刀皇,展現出遠超以往的實力,繼而統帥魔教掃蕩異族席捲神州,對大家的觸動,可能比夏朝覆滅還要更大。
但即便如此,有些不願意屈服於魔教的人心中,希望仍然不曾破滅。
這最後的指望,便在於劍閣,在於劍皇陶忘機。
成名數十年,一直是中土正道第一高手。
那件地處巴州偏僻山間的小閣樓,這麼多年以來,也一直是中土神州的武道第一聖地,大家心目中的中流砥柱。
似乎只要劍閣還在,一切就還有希望。
縱使眼前魔氛滔天,但仍然有撥亂反正的契機在。
之所以說魔皇擊殺刀皇,比魔皇毀滅夏朝對人信心打擊更大,原因便正在於魔皇展現出比昔日決戰劍皇時更強大的實力。
但作為心中最後一點亮起的燭光,大家都更願意儲存一線希望,寄希望於劍皇陶忘機經過高原那一場決戰後,也跟魔皇一樣有巨大的進步。
如此一來,則還有再決高下,一爭勝負的機會。
是以,神州浩土上雖然現在衣服萬馬齊喑的模樣,大家都在魔教統治下瑟瑟發抖。
但不少人心中還暗藏希望。
對這種心態,魔教高層強者,洞若觀火。
陳洛陽對此的看法則是……
夏帝李元龍這個九五之尊當的,確實有點尷尬,難怪他處心積慮,憋成那份模樣。
如果要在神州浩土找一個對劍皇陶忘機觀感最複雜的人,恐怕非李元龍莫屬。
一方面,借對方之力幫助自己北抗異族,南擋魔教。
另一方面,只要有對方在,他說話就不是最算數的那個。
這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李元龍自己才最清楚了。
嚴格說來,劍皇陶忘機和劍閣,相較於他們的威望來說,處事作風其實已經非常低調,對夏朝和李元龍更表示極大的尊重。
一定程度上,營造出夏帝始終是神州共主,而劍皇更像精神支柱的局面。
但可惜,對於帝皇來說,心胸寬廣,只適用於向他們臣服的人。
越是雄心壯志的帝王,越是如此。
當然,人跟人之間多少存在一些差異。
不巧的是,李元龍可能在這方面的野心和統治欲,格外強烈。
或許,劍皇陶忘機先死,李元龍後死,臨終前他會有些不一樣的感受。
但那註定只是一個無法驗證的假設了。
而對於現在的神州浩土來說,大夏皇朝覆滅,劍皇尚在人間,一切情況就還沒有落到最壞的地步。
很多人心中,還有希望。
但這次,這信心彷彿也遭受了動搖。
劍閣,直接被魔教拆了招牌。
老壽雖然不知道自家教主找劍皇的真實目的,但他準確把握住了陳大教主要讓事情廣為天下人知的心思。
所以,他不論去劍閣摘牌,還是扛著匾額離開劍閣前往東海,一路上都高調至極。
從巴蜀到蓬萊,一路橫穿中土大地。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近乎人盡皆知。
別說習武之人了,甚至連一些喜好熱鬧的世俗百姓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於是整個神州浩土,很快都沸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