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姑娘用詞有些古怪,但林祥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回道,「回姑娘,一日就能辦妥。」
林如玉側身與林二爺商量,「二叔您看一日可以麼?」
「可以,可以!」林二爺點頭。
「好,便以一日為限。明日此時,我和二叔要見到清單。」林如玉拍板,讓兩人去調查事故。
就這樣?林葵愣了。
林祥拉了他一把,林葵回神,又拽了一把愣在原地的林銘,一塊退了出去。
林二爺才壓低聲音問侄女,「嬌嬌,這樣能成嗎?」
林如玉壓低聲音回道,「不瞞二叔。船行裡的人我只認得林葵,其它一概不知,所以只能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林二爺恍然大悟,給侄女挑了個大拇指,「嬌嬌這一招以動制靜,實在是高,你二叔我知道得也不多。」
叔侄二人湊在一處,無聲又無奈地笑了。
笑了一會兒,林二爺又低聲問,「這匹細綢該怎麼辦?」
「二叔,咱們以前出沒出過這事兒,是怎麼處置的?」
林二爺十分肯定地搖頭,「沒出過,這是頭一回。這麼貴重的貨物,咱們船上有武師隨行押運,管事們也打著萬分小心,按理說不該出這種事兒。」
不該出的事兒還是出了,那麼這裡邊就一定有事兒。林如玉吩咐道,「絃音姐姐,派個做事仔細的,跟大管家一塊查驗貨船。」
安排好碼頭的事情後,林如玉與林二爺商量著,由林二爺藥行檢視衙門徵調清單的備貨情況,林如玉回府安排育稻秧的事情。
傍晚時分,絃音進書房,稟道,「姑娘,駱二從碼頭回來了。」
叔祖派給林如玉的二十人,除了絃音、弦真和駱顯的名字起得還像那麼回事兒外,餘下十七人的名字依照年紀從駱二排到了駱十七,很是糊弄,卻也好記得很。
林如玉放下手中書,「請他進來。」
三十多歲的駱二進來行禮,詳細回稟自己的調查結果,「貨船上共有四百匹細綢,每十匹一捆用厚實隔水的油布包裹嚴實,擺放在船艙內,被水浸溼的是底倉的兩百匹。船艙底部損毀進水,包紮細綢的油布也被人用刀劍劃破了。」
有人故意破壞船隻,損毀細綢。林如玉握緊手中的筆,問道,「船艙是怎麼損毀的?」
「那洞是從船內向外扎的,因洞口被擺放的絲綢擋住,進水聲不明顯,船上的人天亮才發現船艙進水。艄公根據進水量判斷,漏是昨晚後半夜進水的。」駱二繼續道,「某開啟已用木板封堵的漏水口驗看,發現漏水口是從船艙內部,被人用兩寸寬的雙刃劍戳出來的。」
兩寸寬的雙刃劍?林如玉腦中立刻閃過安佳春所用的兵器,貝齒輕咬上唇,問道,「船上可有人用劍?」.
南極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