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號。
隨著三元日化以1.7億的競拍價,轉讓了黑龍省的業務,意味著三元日化全面退出洗護市場。
也意味著,這場從藥品領域引過來,持續四個月,涉及全國市場的商戰,暫時畫上句號。
上級對此鬆了口氣。
一邊慶幸這場競爭沒有發生在藥品領域。
一邊感嘆餘三元的操盤能力。
試問,在沒有外援,沒有內援,又被鎖死銀行貸款,甚至被內部某些勢力針對、被外部資本全行業圍堵的前提下,誰能做到這般?
並且在過去的一年中,雖然餘三元一直在轉型、跨行,但實際上,所有的操作全都圍繞‘三原化工廠’展開。
油墨顏料、三一豆油、三元製藥、三元日化……
這一系列競爭,絲毫沒有影響三元農業的大本營。
塑膠大棚,該種的種。
水產養殖,該養的養。
混凝土預製件,該生產的生產。
鋼結構材料,該批發的批發。
冒牌數控機床,該賣的繼續賣。
旅遊景點開發,該搞的繼續搞。
可以說,餘三元只是用十里營最偏遠的產業區,就吸引了外資所有火力,確保主業良性發展,持續增長。
而在這期間。
泰市/濟水三元建設集團,躍居東方超大型承建商。
三元建材公司,業務鋪遍全國,並憑藉鋼結構建材和鋼結構技術,成為東方超大型建材商。
十里營玻璃廠,拿下東方絕大多數日化企業的化妝容器訂單,以及部分封裝業務。
三元塑膠廠,在連續轉場過程中,同樣拿到了一大筆業務。
尤其三元重工,喜提20架高效能j10b訂單,成為正規的機密武備代工廠。
上級看完統計報告,再次感嘆餘三元的不正常。
畢竟沒有哪個高中畢業生,能有這種才能。
但仔細研究研究,一切又似乎很正常。
就像三元化工被斷掉訂單後。
餘三元為什麼會想到製藥?
因為他喝了足足一年的中藥。
並且鬼使神差的從佛陀廟,拿到了和尚治病心得,因此想到了植物基原料,可以製作中草藥。
又像三元製藥衍生出三元日化。
餘三元為什麼會從藥品,想到洗護產品?
因為倆外資打的頭破血流,把促銷活動搞到了十里商城,然後餘媽買了一套洗護用品回去……
而這一系列巧合,如今全部以調查報告的形式,擺在了上級面前。
如果用四個字進行總結,那就是:有如天助。
不然呢?
難道是妖孽?
隨後上級又對東方利益得失,進行了統計。
事實證明,東方穩賺不虧。
三一豆油與金龍魚兩敗俱傷,雙雙退場,市場讓給了東方食用油企業,帶動了各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