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塵把自己去了監獄的所見所聞跟齊照悄聲的說一遍。
然後佈置道:“這個血書是我寫的,並不是沈修文的親筆,但是已經不重要了,童少年見過血書,只要有人拿出來一模一樣的,他下意識的就會認為自己暴露了,他不會檢視真假。
我這裡有些名單,不管跟沈天嵐有沒有關係,都是童少年要除掉的人,現在想要搬倒童少年,就要讓這些人先一步咬死童少年,說童少年栽贓。”
齊照聽的明白,但他還是擔心的道:“皇上那個人你不能用常理來分析,他現在想要錢,即便是覺得童少年過分,罵兩句懲兩個錢,也不見得一定會處置童少年!”
李光塵胸有成竹道:“這個就要看李大人的本事了,他少年失去妻子,好不容易找回來的女兒也被我給頂替了,這麼命苦的一個人,我相信他會逢凶化吉的!”
齊照相信李光塵,大事說完了,夜更沉了,他們真的要分開了。
齊照下車送李光塵,依依不捨的。
李光塵走在前面想到了什麼,回過頭惡作劇的問:“你真的不需要我幫你檢查一下虛不虛?!”
齊照:“……”
……
……
就在劉振帶著童少年去稟告皇上沈修文自殺而死的時候,皇城外的登聞鼓響了,這個鼓不是隨便敲的,它一響代表著有莫大的冤屈。
上一個敲鼓的人還在萬宏帝剛登基的時候,當時國庫空虛,工部修河堤欠了三十萬兩銀子拿不出,民工要鬧事,工部尚書敲登聞鼓狀告當時首輔高大人不兌現他銀子,貽誤工期,但其實說好的那三十萬兩銀子被高大人撥給太后做新衣裳了,這麼一敲鼓,太后和皇帝臉上無光,認為高大人是故意為難他們孤兒寡母,沈天嵐和馮金抓到機會才絆倒了高大人。
而敲鼓的尚書大人因為得罪了太后和皇帝,仕途當然中止了。
但是這次敲鼓的不是一個人,朝廷文武百官二十幾人,這還不算外放的,他們敲鼓是要告童少年屈打成招陷害忠良,他們拿著沈修文寫的血書,義憤填膺,到處控訴。
萬宏帝的太監說皇城外怨聲載道,百姓都有所耳聞。
內閣不顯山露水,但是在文官中很有威望的老輔臣申太祥是時候上摺子力勸皇上:“查抄貪腐理所應當,但是沈天嵐之事應該適可而止,不宜擴大,不然朝廷將沒有可用之人。”
萬宏帝也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客氣的將申太祥送走,之後對著童少年大發雷霆;“朕讓你查二百萬兩銀子,你到現在都沒查出來,最後找出來的是什麼?你是要搞垮朕的朝廷是不是?“
童少年這時候也來不及思考為什麼血書會流傳出去,眾人彈劾他的摺子上列舉他的罪狀有陷害忠良,嚴刑逼供致人死地……
第一個童少年無法辯解,但是他知道有些人皇上也想除掉所以不用辯解,第二個他覺得自己很冤枉,誠惶誠恐中道:“微臣真的沒有給沈修文用酷刑,一點刑都沒動,肯定是有人陷害微臣,微臣就覺得奇怪,哪有人自殺是被老鼠咬死的!”
“不然監獄裡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他死?如果真的不是他自己引來的老鼠,那也是你童少年逼迫他的後果,你不要再狡辯了!”
萬宏帝不相信人,童少年有苦說不出,跪地認錯。
萬宏帝已經相到了對策,對劉振道:“這件事還是交給錦衣衛處理吧,你的人不準再插手,這個童少年,讓他從哪裡來滾回哪裡去,朕不想再看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