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乘坐本路線公交,車輛即將起步,請坐穩扶好,下一站是馭菱廣場……”
儘管是最早一輛的首班車,但公交車上仍是零零散散地坐著幾個人。除了一箇中年樣貌的上班族,其餘都是身著校服的學生。當然,其中也有兩個和凌雲穿著相同校服,來自鎏華高中的學生。
鎏華高中,全稱私立鎏華高等教育學院,這是凌雲所在城市的一所名校。以其幾乎接近百分之百的本科率在西南地區乃至全源夏(源夏共和國)聞名,是名副其實的優生高校。同時還多次榮獲過全國性質的榮譽稱號,在網路上各種高校評選中也一直名列前茅。除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與優質的學習環境外,鎏華高中的食堂也是有不少人稱道的。
當然,其作為私立學院,入校要求的,不僅是一定的資本與關係,更需要優於一般人的學習能力。後一項規定,也是讓這個學校即使在資本與權力面前,仍然保持著不錯的升學率的重要原因。
鎏華高中雖然本科率極高,但其所適用的,並非是傳統式的所謂應試教育,也非深刻影響前一代人的寬鬆教育,也稱“反應試教育”。說來可悲,寬鬆教育本不是“對學生進行寬鬆管理的教育”,而是“將多餘時間節約出來進行其他方面學習”。透過減少日常作業,上課時間等方式,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培養多方面發展的學生。
但很多學生卻是把其當做是偷懶以及嘲笑“認真學習”的藉口。也因此,受到所謂“反應試教育”的影響,全國上下的學生平均成績相比於上一代,卻是有所下降了。不過近些年來,人們又漸漸流行起了“一定程度的應試教育”,其等與那些“反應試教育”的人慢慢結合,開始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反應試教育”。
而鎏華高中便是適用了這大時代下所產生的真正“反應試教育”體系。因而其不僅在學習方面給予了學生良好的資源,也格外注重學生的其他能力培養,鼓勵學生建立社團一同交流。當然,為了在豐富社團活動的條件下保持良好的本科率,鎏華高中在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要求更加苛刻也是無法避免的。
“鎏華高中站,到了。請需要下車的乘客從……”
凌雲還在望著窗外的晨間景色,不知不覺間便已經到了目的地。聽到公交車上的廣播提醒,他這才回過神來,站起身準備從後門下車。
“呲”
身後的公交車朝著下一站繼續駛去,凌雲走到車站邊,停住了。和他坐在同一輛公交車上的兩名女生也從車上下來了,她們倆一邊笑著聊著昨天的瑣事,一邊從凌雲的身旁走過。此時已經有不少的其他學生,趁著太陽初升的旋律,朝著學校的方向走去。有的是父母親自駕車接送,隨著孩子關上車門,接著的便是其父母搖下車窗,探出頭的一遍又一遍叮囑。有的是騎腳踏車過來的,似乎在與同學競速,冷風吹拂,讓早間更加精神抖擻。有的與同學一起漫步而來,其中不乏一些小情侶,一路上充滿歡聲笑語。其間的種種,接連地喚醒了這個睡眼朦朧的城市。
“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平和呢。”
凌雲看著往來的人流,不由得感嘆道。當然,並非是凌雲期待著不平和的日子,而是對於凌雲,這樣的日子,才是他格外珍惜,甚至於嚮往的生活。由於某些原因,凌雲並沒有交到什麼朋友。當然,並不是他不喜歡與人交流,而是因為他是在高二才轉入這個學校的。那時候的人際關係基本都已經定型,他也就沒做過多的深入了。
凌雲走在稀疏的人流中間,顯得格外孤獨。不過他似乎並不在意,帶著依舊寂寥的笑容,進入了學院之中,開始他今天的校園生活。
鎏華高中正大門口
現在正是學生趕來的高峰期,來自不同方向的學生最終都聚集在了這裡,他們大多都帶著笑聲成群結伴地走進了校園之中。大門的兩側種著兩顆參天的櫻花樹,但奈何現在是冬季,光禿禿的枝幹就只有滑稽的感覺了。在人群的末尾之中,凌雲正低著頭翻看手機隨便跟著某個學生走進了學校。
“喲,早啊,杜寒。”
一個有些熟悉的聲音從凌雲的背後傳來,他並未停住腳步,但仍下意識地回過頭看去。聲音的主人是凌雲的一名同班同學——方步川,不過雖然是同班同學,但兩人的交際並不多。後者招呼的是凌雲身邊的一個相貌出眾的男子,他的身後揹著一個約一米二的柱狀物,被白布所纏繞著,似乎是一把劍。男子的身旁有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的走姿柔和,姿態端莊,一看就是一位文靜的少女。
“噢~是你啊,方步川。”
那名被叫做“杜寒”的人聽言,立刻停下腳步回頭看去,同時等待著方步川跟上他。
“今天你會來參加劍道社的訓練吧?”
杜寒見方步川跟上了他,便先聲開口道。三人一邊走向教學樓,一邊開始了閒聊。雖然跟在杜寒身邊的少女並沒有出聲,但似乎在認真地側耳傾聽。當然,還有一個作為局外人的凌雲在一旁“偷聽”。
“嗯,昨天有點累,所以就沒來了。”
方步川如此回答道,一旁的凌雲這才想起,昨天方步川似乎的確沒來上課。
“哦,那今天怎麼樣了?你看上去挺精神勒。”
“額,雖然還是有些難受,但肯定還是會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