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楚雲飛有不得不加快戰爭的苦衷,他又何嘗不明白這些道理呢?
若是拼消耗的話。
日軍有強橫的國力支撐。
而楚雲飛所部武器裝備大多需要依賴援助、自然不可能耗的過日本人。
尤其是當下國際形勢愈發的嚴峻。
時間已經接近39年4月。
距離德國和蘇聯人選擇對波蘭動手僅剩下幾個月。
楚雲飛這邊。
與蘇聯方面的貿易才剛剛合作不久,談不上什麼信任與不信任。
無非就是利用和被利用的關係。
38年雙方的貿易合同都在正常的交付。
39年的貿易額度大機率會提高到140W美元(蘇聯預給付)。
今年的訂單還沒確認,貨物也沒有起運。
若是拖到了下半年。
蘇聯人為了備戰歐洲。
大機率會是從波蘭現役、亦或者是倉庫之中搞一些落後、淘汰的二手貨打發楚雲飛。
不過,他也不會嫌棄。
畢竟能拔膿就是好膏藥。
現如今的西北製造總局還處於裝置升級換代的陣痛之中、武器的產量受到了的不少的影響。
不僅如此,楚雲飛始終顧慮重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因為中日戰場烈度增加的原因。
各國的戰爭準備比他記憶裡面的還要充分不少。
戰爭爆發之後。
蘇、德兩個國家在不兵戎相向的情況下。
英、美絕不可能會給蘇聯人好臉色。
這勢必會影響接下來三方的合作關係。
按照楚雲飛對於常瑞元的瞭解。
他極大機率會選擇英法美陣營。
畢竟俄人有領土需求。
西方國家沒有領土需求。
常瑞元對這一點,非常非常的看重。
他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利益糾葛楚雲飛不想過多關心。
他擔心的是會影響到本應該交付給八十八集,以及交付給他們的武器裝備!
這會對他接下來的戰爭規劃產生極大的影響!
形勢比人強、建立在此基礎之上而進行的戰鬥,絕不能出現任何意外情況。
楚雲飛簡單的為在場的眾人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國際形勢。
並且以從美國人那邊獲取的啥訊息為藉口。
明確指出歐洲局勢目前過於緊張,很有可能會影響後續的裝備交付,以及相應的供給。
錢伯均等人對視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