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見莊瑚不來,關切道:“你家大姑娘身子骨怎麼的了?”
莊瑚派人來說身子不爽,才有這話。
秦氏道:“應是不打緊,年紀輕。”
老太太“嗯”一聲算過去了,讓秦氏坐炕沿上。其他三人坐在對面小洋凳子上,十分注重。
老太太道:“過幾日就是中秋,大老爺怕是趕不回來了。”
秦氏笑道:“大老爺有家信回說中秋跟往年一樣,他回不得,權由二老爺、三老爺、四老爺把持。”
老太太長嘆,滿眼希冀,道:“宮裡頭要進些禮,你們張羅著辦。要體面。”
郡主道:“往年是二老爺籌備,大老爺定板。”
老太太無奈道:“這正是了,大老爺不在。索性三老爺跟二老爺定,也是差不了。”
郡主點頭應:“是。”
老太太又道:“中秋家宴在中府我這邊擺,戲就唱三日。宮裡頭太妃的身體也康健了,我看再熱鬧些也使得。算不得觸了頭。”
秦氏道:“難得,姑娘們也高興。”
老太太道:“中秋那幾日,上學的爺們讓回來歇幾日。趁著熱鬧一回。”
眾人附和答應。
後面么姨娘說了些話,獨是曹氏一言不發。從壽中居出來,曹氏冷冷的說道:“這一進一出,可是熱鬧。整日勞心的是我。”
話裡的出處,秦氏、郡主、么姨娘曉得。進的是回疆舊部那妾女,出的是宮中禮物。哪一樣不是從曹氏跟前過的?遂她心裡不痛快。
么姨娘見其他兩位太太不搭話,就破開尷尬,道:“每年宮裡的禮物不都是你親點。換作旁人,誰敢撐得?”
曹氏道:“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是見過豬跑快活,沒見過豬流淚。”
說完就走。
秦氏和郡主相互對笑,三人各自就回府不提。
十二日。首吉,宜頓車,進人,開紅喜,置辦。
莊祿在外頭採辦過節的禮物細香用物,由幾輛大馬車運至大門首。管家正差下人們由右角門搬進。巧那日曹氏來點貨,例查冊子。管家一一給曹氏清點好了,馬不停蹄往門外接人接貨。
這裡頭有兩處事。
第一處事運回來之禮物是給宮裡頭送的。
第二處事是北府二老爺私事,同採辦運送回來是一些新買的丫頭僕子。
管家在外頭指使聲道:“利索點兒,這可是獻給宮裡的,仔細咯!”
誰人敢不小心,敢不仔細。後頭一輛大篷車內,倒沒人去管理。
管家怒了,直叫人去讓人下車。一會子,從那大篷車裡鑽出十來個小或年輕的女子。
管家招手一旁的四兒說道:“那批丫頭帶進去錄入冊裡,找媽媽**,等著後面用。淨是到了也不讓出來,你心眼越發野了不是?”
四兒虎頭虎腦,去照辦。領新進丫頭從角門入。又聲喝她們自律,排成一隊。
管家瞧其中一個女子有些傲氣,便尋她問:“叫什麼?”
這女子眼目也不垂下,直直看著管家不言語。
管家怒道:“有規矩沒有?”
女子憋硬了一脖子,冷冷道:“上家買主取的名兒,叫彩琴。”
管家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