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划著艦船,靠近這大艦的時候,張靜一才能深刻地感受到這鐵甲艦帶來的震撼。
巨大的鋼鐵艦身,真如橫在汪洋上的銅牆鐵壁一般。
艦長五十丈,寬五丈。
這樣的體積,其實已比這個時代的木艦要不知雄偉多少了。
猶如海上的巨無霸一般。
當然,其實說是鐵甲艦,卻也不是完全是鋼鐵鑄造。
一方面是受限於成本!另一方面是,若是全用鐵甲,船身過於沉重,而眼下所用的蒸汽機,實在沒有如此巨大的馬力推動。
所以……採用的辦法則是龍骨用鋼鐵締造,船身則是使用最好的船木料,再在這木料上頭,包裹鐵甲。
當然,即便只是包裹了鐵甲,這巨大的艦船,也足以抵擋這個時代的火炮攻擊了。
而木料的新增,則大大的減少了艦船的重量,與此同時,船中1座水平往復式蒸氣機再加上10座燃煤鍋爐,根據測算,可提供的馬力,可達到兩千七百匹。
這放在後世,當然算不得什麼,要知道,就算是尋常的小轎車,也動輒有一百多馬力的動力,那碩大無比的蒸汽機,還有十座鍋爐,也不過是十幾二十輛轎車的動力而已。
好在……這是在水中,這樣的動力,足以讓此艦以每個時辰,確保航行三十九里的速度航行。
艦船的鋼鐵裝甲帶厚一寸,內襯木板厚兩寸,可以完全確保在當今這個世上,沒有任何槍炮可以擊傷。
除此之外,船上海員需四百二十人,分為三班,輪班催動艦船。
當然,此艦最厲害的,還是火力。
當初下定決定,建造這樣的艦船,其實張靜一還有另外一層心思。
黃火藥已經出現,那種大面積的榴彈或者說開花彈,已經在陸地上流行。
可是擱在船上,就出現了巨大的問題,因為這炮的威力實在太大了。
而威力大,就意味著後坐力也是極大,一般的木船,根本沒辦法承受這樣火炮的後坐力。
不只在炮擊的過程中,對船身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最重要的是,射擊過程中,會讓艦船在海中劇烈的晃動,這就導致炮彈在射擊的過程中,幾乎毫無精度可言。
可是此艦,卻在兩側和前後,裝配了大量的重炮,足足四十九門,這些重炮,口徑不小,威力也是巨大,可平穩的船身,卻可以確保艦船在炮擊過程中,保持相當的平穩。
張靜一心情激動地登上了甲板。
一干水師生員們紛紛來拜見。
張靜一今兒的心情很好,朝他們親和地笑了笑道:“辛苦了。”
這三個字,雖是簡單,卻讓人備受鼓舞。
事實上,在艦船下水之前,他們就開始日夜操練了。
等到下水海試之後,因為時間緊急,張靜一要求他們在兩個月之內,做到能夠形成初步的戰鬥力。
所以這些水師生員們,幾乎夜以繼日的操練,一個個精神疲憊到了極點。
畢竟在海上和在陸地上的消耗,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