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昌一聽這掌櫃的解釋,頓時肅然起敬起來。
聽聞錦衣衛裡,已經出現了一批帶著金手指的人。
但凡是金銀在他們的手上,他們點驗的速度,可以用變態來形容。
沒想到,今日算是親眼見識到了。
劉文昌便對張管事道:“這錢莊裡有如此多的人才,何愁大事不成?”
這是漂亮話,可這其實也是實話。
要知道,金銀這玩意……雖然是貴金屬,可是計算其價值,在這個時代也是很麻煩的事。
因為不同的金銀,成色不同,而且上秤的重量,可能也有細微的差別。
畢竟這時代不存在精確的電子秤,因而對於人的能力要求很高。
不少的人交易時,容易產生糾紛,也是這個因素。
你掏出銀子來,人家覺得你的銀子雜質多,可雜質多少,大家說不清,而這又畢竟涉及到了利益,於是少不得會有口角。
得了錢鈔,劉文昌便甚有興致地抽出了一張來。
只見這印刷的紙張,頗為精美,至於油墨,卻似乎有些特殊,當然,想要在油墨上印刷特別複雜的玩意,是不可能的,因而,用的卻是錢鈔的數目來替代,一行寫著紋銀一百兩的字樣,下頭又有錢莊標記,除此之外,還有鈔票的號碼,上頭還有印章,是銀莊的方形章印。
這小小的錢鈔裡,有許多的細節,劉文昌只覺得印刷得極為精緻,至少在時下,單單這油墨和紙張,卻都是極少見的。
看過後,他於是將錢鈔收了,隨即利落地道:“走。”
接著,身後一個個劉家的人,便提著一包包的錢鈔跟著他,徐步出了錢莊。
他一出來,立即便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終於還是有人認出了他,這人興沖沖地上前,朝劉文昌先行了個禮,接著便道:“見過劉公子。”
劉文昌疑惑道:“你是……”
這人連忙謙恭地道:“學生張勝,劉公子貴人多忘事,當初……學生在國子監裡做監生的時候,劉公子的父親抱病,卻親來探望諸監生,那時是劉公子攙扶著劉公去的,當時學生得見劉公風采,真是激動得難以抑制,至今難忘,至於劉公子的孝順,學生……”
劉文昌聽到這裡,便不禁失笑,原來他真不認得此人啊,這人大抵只是遠遠地看過他。
雖然在廟堂上的層面,許多人都是和劉鴻訓打過照面的,而到了尚書和侍郎這個級別,不少人可能還和劉鴻訓是朋友,似張靜一那種,已經可以隨便閒聊扯淡了。
可對於這裡的人而言,那真是遠遠能看一眼,哪怕真是說上一句話,也夠自己吹噓半輩子的。
因而這個叫張勝的人,此時紅光滿面,過來低三下四地問好,也依舊風采照人,便可從中窺見一二。
劉文昌則是含蓄地朝他點點頭。
而圍觀的人們則是議論開了。
當真是劉家的公子啊,真是沒想到……劉公的兒子……也來幹這個……難道不怕影響自己的家聲嗎?
不過,也有人顯得神采飛揚,連劉家的公子都來此,這不正證明了……這股市……未來更有前途嗎?
只是……大家雖是臉上寫滿了各種的表情。
可絕大多數人,卻不敢隨便發聲,至多隻是竊竊私語而已。
劉文昌卻也不避諱,一臉坦然地徑直帶著人,直接到了前頭的櫃檯,接著便道:“這新股開市了嗎?”
“正午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