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皇帝既然敢放吳克善去科爾沁當札薩克,就不擔心出什麼意外。宰桑布和,還有這姐妹倆,也不是什麼人質。
讓海蘭珠和布木布泰留在少英院,就是想讓她們多接受漢文化的薰陶。這與讓土司的後代接受教育,是一樣的道理。
布木布泰聽著姐姐的言語,輕輕搖頭道:“不用父親出頭,只要咱倆肯努力。皇帝不是說了,只要能小學畢業,就放咱倆出去嘛?”
海蘭珠沉吟了一下,說道:“只怕他是託詞。”
“不是金口玉言嘛,皇帝還反悔?”布木布泰瞪起了眼睛,說道:“咱們當眾問他,他怎麼也要顧及臉面吧?”
海蘭珠笑了笑,說道:“那你什麼時候能畢業?”
布木布泰立刻長了眼睛,囁嚅道:“小學要五年呢,我才三年,再有兩年肯定畢業。”
海蘭珠也是三年,可已經能透過畢業考試,她試著做過畢業考題。要不是為了陪妹妹,她早就畢業回家了。
正因為如此,布木布泰才想著趁這次皇家大喜,早點脫離苦讀的日子。
“皇帝若是來,若是有機會,倒也可以提一下。”海蘭珠摸了摸妹妹的頭,隨口安慰道:“反正不成也沒什麼損失,就等你兩年後畢業好了。”
布木布泰也知道只能這樣,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要是能回大草原就更好了,哥哥信上不是說,在那邊已經穩定,過得還挺好嘛!”
吳克善在科爾沁草原確實立穩了腳跟,並不是他的能力強,而是有明軍的震懾,使得林丹汗不敢繼續東進吞併,科爾沁部的各札薩克也安分得很。
在強大的實力面前,在林丹汗安內的壓力下,科爾沁部和內喀爾喀聯盟哪敢得罪大明帝國?
至於吳克善所說的過得很好,也不是虛言。
除了牛羊、毛皮以外,中華商會在大同、廣寧建了毛紡廠,羊毛也能賣錢,使歸順大明的蒙古諸部又多了一項長期的收入。
藉助於科學院發明改進的紡織機械,以及羊毛的處理技術,毛呢、毛毯將成為大明帝國又一項出口創匯的財路。
沒辦法,棉紡是大明帝國的支柱產業,精美的棉紡織品大量出口,產值與茶葉、瓷器也差不了多少。
可棉紡業需要棉花,原料並沒有那麼充足。特別是大災害來臨,能種也要種糧食,經濟作物被排到了後面。
而毛紡產品所用的羊毛,之前只能用來擀氈子,十分精陋,或者就是直接丟棄的廢物。
現在能夠變廢為寶,出口創匯,賺大頭的不是蒙古諸部,而是中華商會,以及收取商稅的朝廷。
可不管誰賺得多,至少是各方都滿意。如此,才能保證長期而穩定的生產,穩定而長期的收入。
其實,還有一家也有所獲,那就是科學院。中華商會購買毛紡機械,其中可是含著專利費的,只不過這個名詞還沒正式提出。
不論是專紡羊毛的機械,還是超過珍妮紡機的棉紡機械,都成為科學院的資金來源。
當然,這是在皇帝的威權下,中華商會、海商總會和江南商會共同壟斷棉紡毛紡業的大規模生產,才具有的專利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