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說道:“這一次前往美國,軍中的將領去一部分,劉錦棠和陳玉成隨行,至於你們各自家中的子侄輩,也可以帶上一部分,這是我們第一次,相當於是摸底,所以去的人數不要太多,不超過十個小孩子,讓他們去開開眼界。”
曾國藩說道:“大總統,我有一個兒子曾紀鴻,想推薦他前往美國,這小子對功名不感興趣,反而喜好算數之類的,讓他去見見世面,還是可以的。”
李振眼珠子一轉,說道:“伯涵兄,紀鴻的歲數不大吧。”
曾國藩說道:“只有十二歲。”
李振說道:“紀鴻可以隨行,但我聽說你的二兒子曾紀澤也很聰明,乾脆,讓你的二兒子曾紀澤一起,都出去見見世面,對他有好處。”
曾國藩點頭說道:“多謝大總統。”
左宗棠說道:“大總統,我的兒子左孝威已經十五歲,讓孝威一同前往吧。”
“可以。”李振高興的說道。
曾國藩說道:“大總統,我認識一人,他可能對我們去美國有幫助,甚至於,他對於跟隨我們一起去美國的孩子也有幫助。”
李振道:“說說是誰。”
曾國藩回答道:“容閎(hong)。”
李振皺眉道:“容閎,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啊。”
對這個人,李振有些熟悉,像在哪裡聽過,但一時間又想不起具體是怎麼一回事。
曾國藩笑著解釋道:“容閎是廣東香山縣人,他年幼時因為父親在澳門打工,被父母送到了澳門洋人開辦的免費洋學堂裡面讀書,後來,容閎隻身前往美國留學,最後畢業於耶魯大學,容閎回到中國已經有一段時間,曾經和我見過一面,現在正在北京,若是有容閎這樣的人跟隨我們一起,對我們肯定有幫助。”
李振聽了後,眼睛明亮了起來,想到了容閎的情況。
容閎此人是最早期出國留學的人,中國公派的留學生就是容閎發起的,他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對此人,李振熟悉的是容閎創造的幾個‘第一’。
其一,容閎是中國的第一批洋學堂學生,幼年在澳門的洋學堂讀書;其二,容閎是第一位自主選擇的留學生,他自己隻身前往美國,最後就讀於耶魯大學;其三,容閎是第一位自費留學生,並不是滿清支援的;其四,容閎是第一位勤工儉學留學生,因為錢財不足,他讀書是半工半讀,一邊賺錢一邊讀書;其五,容閎是第一位完成學業留學生;其六,容閎是是第一位公派留學倡導人,發起了中國公派留學生。
因為容閎的堅持,才使得詹天佑等一批留學生見到了世界另一端的新情況。
李振心中興奮,對此人非常敬仰。
這樣的人,值得尊敬。
李振立即吩咐道:“伯涵兄,立即請他來見。”
曾國藩點頭道:“我立即派人去請。”
當即,曾國藩派人去傳達命令,沒用太長的時間,一個身材瘦削的中年人來到總統府,這個人正是容閎,他見到李振後,神情激動,連連向李振鞠躬,表達心中的尊敬,李振讓容閎坐下,說道:“容先生在美國求學畢業,稱得上是半個美國人,對美國很熟悉吧。”
容閎回答道:“回稟大總統,略知一二。”
李振笑道:“謙虛是要分時候的,在我面前不用謙虛,找你來是有一件事商量,我打算帶人前往美國走一趟,又聽曾總理說你是在美國求學畢業的,想請你作為嚮導,怎麼樣。”
“好,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