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念及眼前的青年考慮周全心中更加的感激。
“多謝兄臺相助敢問兄臺大名?”
張之洞做事不卑不亢行事沉穩雖然年不滿二十在儒生中卻有很高的威望。他一說話其餘的儒生紛紛出演感激。這些儒生都是進京求學的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和張之洞一起的人絕對不可能是傻子很容易就想明白了李振任由善奇去搬救兵的用意都開口詢問李振的名想要記住這個幫助他們的人。
李振笑說道:“我叫李振弘毅祖籍廣東。”
“李弘毅?”
張之洞驚呼一聲道:“閣下是廣東提督李弘毅?”周圍的儒生也是張大了嘴全都驚訝無比沒想到竟然在路遇到了大名鼎鼎的李振。這些人親眼見到李振格外的歡喜更覺得不虛此行。
李振微微點頭心中也頗為自豪。
張之洞神情肅然起來抱拳道:“學生聽聞李提督西學中用銳意改革並且數次擊敗洋人振我國威真是令人嚮往。李提督受學生一拜。”說吧他雙手合攏恭恭敬敬的向李振長揖了一禮以示尊敬。並且張之洞口稱學生是把自己放低了的。
“學生拜見李提督!”
其餘的儒生也效仿張之洞揖首行禮。
一時間呼聲大作。
龍熬站在一旁靜觀心中也感到驕傲。
李振扶起張之洞說道:“大家不必如此我只是做了一點小事不足掛齒。倒是諸位你們是飽學之人腹有詩書學的是經世濟民之道將來是定國安邦之才你們才是國家的希望。《》(.)我李振只是一個武人只知道帶兵打仗不懂治國之道。這個國家需要諸位添磚加瓦才能興盛起來。”
頓了頓李振說道:“諸位科考後願意來廣東的我敞開大門歡迎。”
龍熬嘴角微微翹起心說大帥夠厲害的這時候還想著招攬人才果然不是一般人。
李振滿含深意的看了眼張之洞微微一笑。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李振的話是當著所有的儒生說的事實卻有單獨對張之洞說的意思。對這樣的一個人才李振難以免俗想要招募到麾下。若是能夠把張之洞納入麾下李振恐怕是睡著了都要笑醒。
不過李振知道張之洞是來北京求學的以後要參加科考走的還是科舉之路。在沒有經過科考之前張之洞肯定不可能南下廣東所以李振很知趣的只是丟擲橄欖枝。
張之洞立即表示感謝周圍的儒生也紛紛表示感謝。
善奇聽了李振的話眼中閃過一絲驚慌之色。
李振!
眼前的人是李振!
對於這個人善奇是有所耳聞的甚至聽得耳朵都快要起繭子。因為這一段時間一直都在談論李振的事情。最開始談論的是李振突然回京然後是李振有了一對龍鳳胎的孩子百姓更是熱烈的討論。最後是李振的孩子滿月酒的當日連皇帝都驚動了……一樁樁一件件全都是關於李振的。
北京就這麼大一個地兒有一點事情善奇不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