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文附上三個人的照片。
找吧,能找到算她輸。
謝餘嘉偽造身份案判的很快,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從輕判罰,半年監禁。
公安部門聯絡了元初,向她通報了謝餘嘉被判刑的訊息,並且告訴她:“我們一定會繼續尋找你父母和哥哥的下落。”
“麻煩你們了。”
“應該的。為人民服務。”
***
元初家裡出事的訊息,她的同事們也都知道了,最近大家對她噓寒問暖、關懷備至,誰家做點好吃的都要叫她過去吃,元初含淚吃胖了三斤。並且化傷心焦急為工作動力,每天拉著大家卷生卷死。
建興縣的婚姻法宣傳已經基本到位,這塊的工作不是那麼急迫了,元初開始對農業水利感興趣。還有三年自然災害這個坎要過,必須得早做準備。
既然她來得早,能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一些。盡力而為。
元初開始頻繁造訪建興縣農業水利局,對負責人沈大偉進行採訪,瞭解建興縣的農業發展和水利建設情況。
沈大偉是個工作認真負責的好同志,能跟著農民一起下田種地,一起下河清淤,但是吧,他的專業水平並不是特別好,管理能力和宏觀視野有所欠缺。
元初問了他很多問題,有的他也答不上來。
但是沒關係,沈大偉同志有個優點,他勤奮好學、熱愛鑽研,元初慫恿他,遇到不懂的就去找外援,向上級要人、要資源、要技術。
沈大偉驚訝道:“咱怎麼能把困難轉移給其他同志呢?”
“這怎麼能是困難轉移呢?這叫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克服困難。你就把咱們這兒當成一大塊試驗田,讓大家都來咱們這兒做試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咱們這兒搞好了,是不是可以成為一個成功試點,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我們解決的不光是建興縣的問題,是全國各地所有的和我們類似的問題。
再說了,遇到不懂的,你不向人求助,難道你還想閉門造車啊?”
沈大偉琢磨了又琢磨。
元初又給他加了一把火:“咱們得科學種田。新時代了,得想新辦法。你不能光想著出苦力,使笨勁。你要是不向外求助,咱們這兒農業產量提不上去,老百姓累死累活吃不飽飯,這都是你的責任。
我們不光要提高產量,還要旱澇保豐收。舊社會的時候,隔兩三年就是一個大的自然災害,不是洪災就是旱災,要麼就是蝗災。老百姓靠天吃飯,天災一來,老百姓就要餓肚子,就要逃荒。咱們是新社會了,總不能還延續這種情況吧?”
沈大偉:“……”
他思考再三,終於下定決心,向崇陽專署農業水利局要來了一位水利專家,對建興縣的水利資源進行考察,然後做出規劃,合理利用自然條件、規避自然災害和風險。同時,他還要了一位農業專家,對建興縣的土地情況進行研究,希望能總結出提高產量的有效方式。
元初滿意了,在報紙上給他寫了篇小作文,讚揚沈大偉同志與時俱進、敢闖敢拼的作風和心繫百姓、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沈大偉同志捧著報紙,臉都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