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冰封DF計劃 > 第225章《天幕放送》a

第225章《天幕放送》a

寬闊的天空上,呈現出一片荒蠻之地,各種奇形怪狀的野獸出沒無常。龍山人憑藉著非凡的勇氣和吃苦耐勞的堅韌精神,正在與比他們龐大數十倍的野獸展開激烈的獵殺搏鬥。

馬文庸的旁白聲適時響起:“狩獵,自古以來便是龍山人主要的謀生手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已然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龍山人的狩獵本領堪稱完美,甚至達到了令人驚歎的地步。他們對大自然的熟悉程度,對獵物習性的精準把握,以及團隊協作的默契配合,都讓人由衷欽佩。”

鏡頭繼續生動地演繹著龍山人像狼群一般默契狩獵的精彩場景。

馬文庸的聲音充滿激情:“龍山人剛抵達白堊紀時,由於對環境的陌生和自身力量的相對弱小,曾經一度是被野獸追捕的獵物。但他們憑藉著聰明才智和頑強不屈的鬥爭精神,在這片陌生而危險的土地上頑強地生存下來,如今,他們已然成為這裡野獸們的可怕夢魘。”

這時,畫面上出現了龍山人齊心協力挖陷阱和圍柵欄的忙碌身影。

馬文庸詳細解說:“這是他們在精心設下陷阱,以巧妙的方式捕獲獵物。不過,相比之下,他們似乎更熱衷於那種積極主動追捕的狩獵方式。龍山人擁有超乎常人的耐性和毅力,以及鍥而不捨的執著精神。在狩獵時,他們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忘卻一切外界干擾。特別是在捕獵大型動物時,他們往往會運用各種策略和手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有時為了追捕一個獵物,他們不惜長途跋涉,歷經數天,甚至歷時幾個星期,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最終成功捕獲獵物。”

觀眾看到龍山人將人員巧妙地分成兩組,一組負責追逐獵物,吸引其注意力,另一組則提前埋伏在掩體後面,等待時機,以突然襲擊的方式獵殺被追趕得疲憊不堪的動物。

馬文庸的旁白繼續:“狩獵,同時也是龍山人娛樂身心、強身健體、展現英雄氣概,甚至是選擇配偶的重要活動。在他們的文化中,一個優秀的獵人往往會受到族人的尊敬和愛戴,也更容易贏得心儀之人的青睞。”

這時,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手持木棍,嬉笑打鬧著跑過。

馬文庸微笑著介紹:“像阿烏這樣年紀的孩子,從小就在成年人的悉心指導下學習狩獵的本領,逐漸養成了熟練使用武器的習慣。他們時常模仿大人的各種狩獵行為,認真學習辨認野獸的足跡,深入瞭解獵物的生活習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自然而然地就成長為靈巧熟練的獵人,傳承著龍山人的狩獵文化和生存技能。”

連續數週,夜幕中,寬闊的天空上,都在呈現人類渴望知道的那片荒蠻之地的影像。這些真切的報道,深深觸動了現實社會中人們的心靈,引發了強烈的共鳴和同情。人們彷彿穿越時空,與龍山人建立起了一種深厚的情感聯絡,開始將龍山人當作自己的祖先,對他們的文化和歷史充滿了敬畏與尊重。

儘管錄影在時空映象面傳輸過程中,時而會出現畫質不穩定的情況,聲音也偶爾會出現丟失現象,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人們觀看的熱情,就如同當年人們第一次看到電視那樣,大家都沉浸在這震撼人心的歷史畫面中,沒有人去過分追究它訊號質量問題。

在巨大的天幕之下,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仰望天空,懷著無比激動和崇敬的心情,讚歎著古人的生存智慧和頑強精神……

而此時,在白堊紀,科考探險隊一直在做著各種科學考察,紀錄片的錄製始終沒有停止過。大導演鄒東旭不僅錄下了各種奇形怪狀野獸的出沒無常情況,還記錄了龍山人憑藉非凡的勇氣和吃苦耐勞的堅韌精神,與比他們龐大數十倍的野獸展開激烈搏鬥的場景。而網紅大咖馬文庸則一心收入他的原始聲音;網紅小喵陳苗苗則專心搞她的《活在中生代》的現場錄製。

此時,在數碼小屋中,由鄒東旭主導的《初上龍山》正在製作中,剪輯高乎陳苗苗將一段影片畫面投放在熒幕上。

只見畫面中苗苗正與一群龍山婦女親密地在一起。

苗苗熱情地介紹道:“這裡便是龍山婦女的日常工作環境。我們可以看到,她們主要從事植物性食物的採集工作,這在龍山人的經濟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狩獵活動往往充滿不確定性,不能預先保證獲得成功,而婦女們所採集的植物性食物就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相對穩定的基礎保障。這些植物不僅可以用作食物,維持生命的延續,還被廣泛應用於醫藥領域,為族人的健康保駕護航,甚至成為了某種技術的必要需求。比如,用於製作精美的服飾,或者提煉某種捕捉獵物的麻醉劑,展現了龍山人對自然資源的巧妙利用和智慧創造。”

這時,一位龍山婦女揹著可愛的孩子也來到勞動現場。

苗苗溫柔地用手輕輕摸著孩子頭上柔軟的絨毛,說道:“這裡的勞動都是集體行動,沒有個人單獨行動。女人除了承擔生兒育女、洗衣做飯等家庭責任外,她們也積極參與部落中的議事,為部落的發展和決策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龍山人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說,龍山的英雄都是龍山婦女教育出來的。是因為女人喜愛英雄,所以帶來的文化很多的體現出英雄的風骨。”

一旁的高欣欣聽到對話,忍不住插話說:“你這種說法跟飛哥的說法有點像。”

“他是怎麼說的?”戈武好奇地問。“他說這是後戰爭文化。”欣欣回答道。

“什麼是後戰爭文化?”戈武一臉茫然,感到十分新鮮。

“就是英雄崇拜的文化。”高欣欣耐心地解釋道,“比如說,我們大理白族姑娘的頭飾,一般都說是風花雪月。飛哥說,其實應該是一種英雄崇拜的結果,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後戰爭文化。”

“怎麼講呢?”苗苗迫不及待地問。

欣欣把當初鶴雲飛說的內容又詳細地說了一遍,並補充說:“很多古人的裝飾物都有可能從遠古狩獵者的偽裝演化而來。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生存和狩獵,會使用各種偽裝來接近獵物。後來,這些偽裝逐漸演變成了一種象徵,代表著力量和勇氣。”

鄒東旭聽後,感慨道:“這倒是一種全新的提法,很有意思,可該怎麼理解呢?”

高欣欣興致勃勃地繼續解釋:“簡單地說,就是古代族群裡的戰士從獲得食物到贏得生存空間,所表現出的英雄情結,被他的愛人、親人以及後人羨慕。以至於愛屋及烏,把他們身上獲得成功的重要標誌,諸如獸皮、羽毛,甚至捕捉野獸時的偽裝,當作讚美和仿效的物件,從而形成一種審美追求,即所謂的戰後文化。”

鄒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真是深刻,這應該是一個民族生存觀的審美取向。就像以前一段時間,人們喜歡戴軍人的帽子,感覺威武和自豪一樣,都是對英雄的崇拜。”

戈武也表示贊同:“還真是這樣,也許我們彝族咪依魯的名字就是從古代眯魯的名字延續下來的。”

郝小雨興奮地說:“也就是說,將來眯魯一定是龍山人崇拜的族巫了?”

“太有文化了,等回到咱們的世界,我一定去參加插花節。”陳苗苗被他們的話深深打動,心中充滿了嚮往……

二十一世紀的天幕上,一個巨大的火堆燃燒起來,宛如一隻熊熊燃燒的巨大火把,照亮了整個天空。

陳苗苗的旁白聲在空氣中迴盪:“親愛的家人們,龍山人是一個對火無比崇拜的族群,在他們的信仰中,是大神羲慈悲地賜給了人間火種。這火種讓黑暗的世界變得明亮起來,讓人們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吃上了美味的熟食,還成功趕走了兇猛的野獸,為人們營造了溫暖、安全的家園。所以,無論是舉辦喜事,還是操辦喪事,火在龍山人的生活中都佔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它是生命的象徵,也是希望的源泉。”

馬文庸的旁白適時響起:“在古希臘神話中,也有偉大的普羅米修斯勇敢地盜取天上的火種,幫助人類開啟了文明新紀元的描述。看來,對火的熱愛和敬畏,是全人類共通的情感,它見證了人類的進步與發展。”

天空中傳來古老的《圖圖謠》,畫面中出現了一個如同今天彝家人過火把節一樣的場景,龍山人跳起悲壯的“圖圖舞”。

最新小說: 派瓦進行幻想式 神格覺醒,我在749斬妖除魔 帶著道觀混諸天 全民御獸:我解鎖了無限獸寵欄 海上東皇號 從原始文明開始進化 我的金屬巨龍分身 目標,活過十八歲 快穿系統之炮灰存活指南 宿主只想談戀愛 詭異復甦被我玩成了網遊 末世危機體驗 遮天:開局拜入搖光聖地 惡雌流放後,五個獸夫寵她入骨 大道死而我不死,靈氣枯竭我長青 諸天交易所 高武巫祖之縱橫平行空間 我在末世直播變異 從錦鯉到東海龍神 快穿之病嬌男配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