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朝臣一身縞素,焦急地在殿外等待著。
來了來了!
門外有太監說道。
一道鐵流疾馳而來,正是董卓手下的西涼精銳飛熊軍鐵甲軍,首領正是李傕和郭汜。
少傾,董卓的馬車馳了過來,馬車的旁邊跟著一員英武的將軍,正是呂布。
馬車停下後,董卓一身光鮮,挺著大肚子走了下來。
“恭迎太師!”
眾人齊聲喊道。
識時務者為俊傑。
如今是董卓的天下,他們該低頭的時候自然要低頭,不低頭的早就沒了。
恩!
董卓昂然點了點頭,在眾人眾星捧月的擁護下走進了大殿。
呂布則率人亦步亦趨。
董卓不用脫鞋,他們自然也不用。
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進了大殿,幾名文臣立即站了起來。
“太師來了!”
為首的正是王允和蔡邕。
“子師,伯喈!”
董卓也笑著點了點頭。
王允是董卓的盟友,也是群臣之首,自然不必出去迎接董卓。
蔡邕是個書呆子,一顆心撲在漢書的校訂上,很少參加朝會,跟董卓沒有什麼衝突。
再加上人家是北地霸主郭嘉的老丈人,就算是董卓也不敢輕易的招惹。
公元一九二年,太皇太后董氏薨。
董太后歷經兩帝,對當今皇帝劉協有再造之恩,小皇帝自然是舉國哀悼。
不過現在,當家做主的已經是董卓了。
皇帝雖然還是那個皇帝,但董卓卻不是那個董卓了。
這廝權利慾極強,總攬了朝中大小事務,小皇帝就成了泥塑的神像,給高高的供起來了。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這廝還劍履上殿參拜不跪。
什麼個意思?
東漢的時候大臣上殿面見皇帝是要脫鞋的。
為什麼要拖鞋呢?難道是避免染髒了未央宮裡面鋪設實木地板?
當然不是。
那個時候的人認為光著腳上殿和祭祀是對皇帝和神靈的尊敬。
士大夫和將領都隨身帶著佩劍,這是一種身份和尚無的象徵,上朝的時候要解下來放在門衛處保管,等散朝以後再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