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加更,慣例,加更午後奉上)
郭藥師的藥山名為九子山,阿容這些天就一直在九子上的主院裡,她被安排跟隨郭藥師學習七天,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
今天郭藥師緞子她安排的內容是——煉藥。
“今天你要煉的是袪溼丹,要用那幾味藥知道嗎?”看在黃藥師的面子上,郭藥師對阿容還是很費心思的,這才會把她帶在身邊教著。
“知道。”袪溼丹是很常見的藥,每年春夏需求量都會很大,主要用來袪溼熱。不要說阿容了,只要多用幾次,留點心就會知道袪溼丹用了哪幾味藥材。
衝著她點了點頭,郭藥師接著說道:“一爐可以煉十份藥材,每份藥材的出丹量是一百丸,你現在去配藥。”
配藥……這種事不是藥女該乾的吧,就連藥侍都沒有這資格,只有藥令及以上才能配藥煉藥,郭藥師也太大膽了些:“是,郭藥師大人。”
說到配藥,其實已經不是阿容的強項了,但阿容也不懼,只是要比平時顯得更小心翼翼些。取藥的時候阿容有些許遲疑,袪溼丹的藥方是很常見的,但每位藥師的用藥量都略有上下。就是這些很細微的不同,可以導致同樣是袪溼丹,藥效好的十數兩一瓶,藥效差的十個銅錢上下。
阿容腦子裡的是現代經過臨床醫學試驗的配方,精確到了每一味藥材的克數,比起衛朝的計量單位要精確得多。而阿容現在基本上已經不需要精密地電子秤,就可以把藥材的配出來,一份藥的總重相差不過數克上下。而對於大藥量的袪溼丹來說,這個量是可以完全忽視的。
而一邊的郭藥師見阿容每拿起一種藥材,都在手裡細細地掂過後才放到配藥臺上,就點了點頭:“看來你也是有幾分手感的,手感是可以練出來的,平時買柴米油鹽多了也能練出來,只看留心不留心而已。”
配藥時的阿容是專注的,郭藥師說了什麼,她就像是沒有聽見一樣,在她心裡配藥是一個很精確的事,容不得半點疏忽。因為在這件事上她出過錯,而且是很嚴重的錯誤,所以她不敢再疏忽。
“郭藥師大人,我配好了,您再檢查一遍吧。”阿容從配藥臺上下來,讓了讓身請郭藥師上前去檢查。
郭藥師應了一聲,然後走到配藥臺上,每一份藥都細細看了,然後又朝旁邊侍候的藥童說:“把每一份藥過秤。”
“是,郭藥師大人。”藥童們拿了秤來,把每一副藥材都放到秤上過一次。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些藥材沒有任何區別,每一份的重量都是相同的。郭藥師聽了藥童的話就抬眼看著阿容,笑了笑說:“做得不錯,能做到總藥量不相差,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樣的事,郭藥師閉著眼睛都能做出來,能得到的當然只是不錯而已,更何況阿容的配藥看起來數量不太均等。
“這一份藥,絲毛多了些,而這一份藥的沙白葉少了些,在這些方面還需要多注意。”郭藥師只是提了提,卻並不去改變藥的份量。
而阿容的心裡卻自有一番計較,絲毛靠近根部藥效要好一些,而頂部的藥效差一些,所以那一份藥的絲毛多。至於沙白葉,新葉差而老葉效果好一些,所以那份的沙白葉少放了,至於總量沒差,是因為——這把秤稱不出來。
當是這些阿容只是在心裡想想,絕對不做反駁:“是,以後我一定注意。”
“好了,現在開爐煉藥,藥是你配的,這丹自然也由你來煉。看火和布藥有藥童負責,布藥的先後也得由你來決定。”郭藥師說完就領著她進了丹房,而藥童們則把配好的藥都分類入藥匣後,也跟進了丹房裡。
這時候阿容已經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麼了,原來是指揮著這些童子放藥,動動嘴就成,這倒不難。其實阿容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她也就表面功夫,真讓她制湯煉藥那叫一個抓瞎。
“先下伏地、甘夏、附木。”第一回煉製藥丸,阿容覺得自己有點小興奮。
看著藥材被投進了藥爐裡,火瞬間大了起來,所謂的煉丹在這裡是先液化而後再煉成膏狀物,出爐後待藥膏涼至溫熱後再人工搓成藥丸。
約一刻鐘後丹房裡已經充滿了濃濃的藥香氣,這時候在爐邊的阿容才回轉身對藥童說:“再下星斗砂、丹苓、蒼附、半香。”
藥童聞言連忙把藥從藥爐的入藥口投了進去,而郭藥師這時候則看了阿容一眼,然後又把目光投到了藥爐上。每種藥所需的時辰都有多少,這在藥書上是有標註的,但阿容這麼幹脆利落地吩咐藥童投藥入爐,讓郭藥師不由得有些疑惑,她哪來的這麼大自信。
“下荷木、因草、靈皮。”